【中山】校務發展諮詢 請益求變再創新(中山新聞)

2017-03-09/中山新聞

【研發處提供】國立中山大學3月7日於國際研究大樓舉辦106年校務發展諮詢會議,12位學術、產業跨領域的學者專家蒞臨指導,有別於以往,今年的委員背景學界與業界各占一半,其中有5位是中山大學的校友,在產業界有傑出成就。會議首度採行文、管、社三學院跨領域綜合座談,期盼跨界對話,多元視角的交會能激盪嶄新思維,增添校務發展的能量。

鄭英耀校長跳脫嚴肅開場,以省思和一段溫馨的師生對話揭開序幕,他說,中山大學累積前人的經營成果,躋身研究型大學之林,面對外在環境對高等教育的衝擊如國際學術的挑戰與合作、少子化,兩岸關係等議題,中山大學往後的發展規劃應有前瞻務實的定位,特別是專業創新、產學合作,在地連結,中山大學肩負人才培育的重責,扮演南臺灣區域發展的啟動機,成立南方智庫,都是責無旁貸的使命。

鄭校長在介紹吳靜吉委員時,尊稱他「師父」,原來「師父」是他博士班的指導教授,校長謙稱如果弟子表現不好,請師父提供售後服務,吳委員則表示,對此終端產品非常滿意,掀起會場一陣莞爾。

鄭英耀校長強調,國內頂尖大學行列中,中山大學規模最小,但教師團隊普遍年輕,勇於創新,有豐沛的研究產能,兩週前甫成立亞洲第一的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已吸引柏克萊大學和密西根大學加入研究的興趣,此外,黑潮發電成功測試更吸引鴻海等知名企業投資意願。儘管中山大學在許多領域的亮麗表現數不勝數,校長本乎虛心請益,期盼委員們提供建言,讓中山在既有的基礎上求變創新,永續發展。

本次校務發展諮詢除了整體校務議題討論,分為理化生醫組、工程科學組、海洋科學組、人文社會組,及經營管理組等五組進行分組座談。

蕭新煌、吳靜吉、劉景寬、鄭文隆、廖一久委員一致提到教育部大學合併政策,希望中山大學能有更主導性的決策。大學間的「合作」遠比「合併」更具實質意義與價值。中山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的合作即為跨領域橫向聯盟的良好典範。校友龔明聰、張玉琳,和呂宗憲委員建議,配合長照2.0政策,高醫大培育大量需求的醫護人員,中山大學研發生醫、生技和智慧醫材,甚至開設長照智慧資訊學系等,長照產業的商機勢必影響高等教育的架構。

廖一久、馬振基、柯宗廷、鄭文隆委員對於中山臨海的地理優勢有共同期許,建議海洋領域的學術研究,應與相關綠色材料,循環經濟,智慧製造做產業鏈結,配合區域發展和國家經濟政策,加以發揮,臺灣未來5到10年間的產業發展中,高雄必是南方之星,中山大學身處其中應掌握先機。

吳靜吉、蕭新煌和馬振基委員則支持鼓勵本次三個學院的跨領域對話,甚至表示六個學院都應該針對相同的議題跨領域合作,例如工學院也需要藝術陶冶和人文素養,更需要管理學。他們提點創意生活產業的蓬勃興盛,值得中山大學關注,特別期許鄭校長運用創造力教育的長才,在領導校務上有突破框架的作為。

黃烱輝委員以熱愛母校之情,呼籲「內化革新」的重要,他認為,除了追求第一之外,追求「唯一」更有機會。中山大學連結高雄漁業的在地資源,是唯一能吸引東南亞國家學生的大學。李昌盛委員擁有厚實的電子產業經驗,他期盼中山開設短期大學或研究所課程,提供業界專業所需之教育,落實學產合一。

與會委員一致認為中山大學居南方之優勢,不論是地利、人才、及區域資源,配合政府的新產業政策都有蓄勢發展、創造榮景的利機。鄭英耀校長最後誠摯感謝委員們毫不藏私的建言,他說,中山大學其實擁有一手好牌,好山、好水、好快樂是中山人的恩賜,今年的諮詢會議畫下充滿願景的休止符。

(公共事務組)

校務發展諮詢 請益求變再創新
校務發展諮詢 請益求變再創新
經營管理組分組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