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通習慣若不改 學者:改善空汙有限(聯合新聞網)

2017-11-29/聯合報/記者徐如宜、蔡孟妤/高雄報導

高市3個月大眾運輸免費搭乘,學者認為問題在改變市民的交通習慣。 記者劉學聖/攝影

對高雄率先實施「冬季空品不佳免費搭乘大眾運輸」,學者質疑僅是短期效應,如果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行為沒有改變,實施期結束又會「打回原形」,對改善空汙效果有限。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吳濟華表示,高雄大眾運輸系統長期處於虧損,免費搭乘的作法並不利永續經營,這項短期措施的效果還有待觀察。過去高雄曾試辦過幾次公車免費搭乘方案,短時間運量都增加了一些,但過不了多久又回到原點,效果有限。

吳濟華說,高雄民眾每天使用大眾運輸的比率是百分之十,台北是百分之五十,新加坡是百分之七十,香港是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市府鼓勵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立意良善,但關鍵在民眾是否因此能改變日後選擇交通載具的習慣?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總召陳椒華表示,空汙基金用在去除移動汙染源不是不好,但還有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像是將工廠燃煤、燃油的小型鍋爐改為燃氣,工廠管理不能只靠標準加嚴,而是設備更改燃料或降載。

家住小港區的李曉芸說,高雄大眾運輸不普及,她家和上班的地方都沒有捷運,自己開車上下班比較方便,就算大眾運輸可以免費搭,也不會想搭。

何姓市民表示,平常都是騎機車出門,幾乎沒在搭捷運或公車,而且工作地點附近沒捷運,等公車又太麻煩,就算免費,上下班不想走一大段路,還是會騎車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