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學者最高榮譽 徐士傑獲吳大猷獎(天眼日報)

2016-12-05 /天眼日報/馬源朝/高雄市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徐士傑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徐士傑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徐士傑今年榮獲學術界青年研究學者最高榮譽─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2歲的徐士傑高中時曾翹課、逃學,差點畢不了業,大四才發憤讀書並考上研究所,赴美深造後回台成為大學教師。徐士傑笑稱得獎是「今年最棒的生日禮物」並坦言「壓力很大」;他以自身生命故事鼓勵年輕學子「好好利用你浪費的時間翻轉人生」。

徐士傑的研究領域為軟體開發專案管理、團隊管理以及知識管理。自稱從小就是乖乖牌的他生長於台中東勢,父母為農夫。徐士傑說,當年考上台中一中後便覺得念書很無趣,開始叛逆、經常翹課、逃學,有一次甚至在學校大禮堂後台打麻將被教官抓包。

徐士傑說,高中時即便讀的是明星學校,叛逆的他仍成天玩樂、忙著打撞球、打工,斷斷續續兼差做過五、六個工作,像是當苦力、搬水果、端盤子,甚至幫人圍事、當酒店趴車小弟等,根本沒在讀書,最後差點畢不了業。結束高中生活後,徐士傑考上警察專科學校但也沒去念,對前途感到茫然的他,直到出了車禍傷到腳踝,被迫三、四個月宅在家哪兒都不能去,才把高中課本再拿出來讀。

徐士傑從打工的經驗中體會到父母賺錢不易,便想著怎樣做才不浪費爸媽太多錢,所以重考後他選擇離家最近的逢甲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至此才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他在大一寒假時買了台電腦,第一天就把電腦全部拆開,卻裝不回去,只能送修。有了電腦後,徐士傑的世界從此改變,他發現遊戲程式可以自己寫,也能自行打造電玩模式,此外,由於成績還不錯,讓他覺得自己似乎還算是念書的料。大四畢業後,徐士傑對於未來仍有強烈不安全感,不知道讀國貿能做什麼,甚至去應徵過靈骨塔業務工作,但這些都不是徐士傑想做的事,當時他才真正體認到學歷的重要。

一半因為喜歡電腦,一半因著想逃避殘酷的現實社會,徐士傑決定報考研究所,他考上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碩士班,在學期間發憤讀書,以第一名成績進入中正資管博士班就讀,念了一個學期後有了赴美讀書的念頭,最後拿到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資訊管理博士,回國後應聘至中山大學任教。

回憶求學歷程,徐士傑坦承自己是一個沒什麼自信的人,拿到吳大猷獎「除了壓力,還是壓力。」滿腦子不斷地想「別人會怎麼看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但也因為這份無法滿足於現狀的不安全感及自省能力,讓他不斷思考,如何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徐士傑分享面對壓力的解套辦法,便是透過信仰找到安定的力量並時時自我提醒,讓負面情緒趕快過去,不要卡關。

42歲拿到吳大猷獎,徐士傑不諱言,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他也提醒年輕學子,不要小看現在遭遇到的困境,因為「挫折總是化了妝的祝福」。徐士傑提醒年輕人「好好浪費你的時間」,因為這些跌跌撞撞的過程終將成為人生的養分,使你成為不一樣的人。

年少輕狂的徐士傑如今不但成為大學教授,還榮獲吳大猷獎。徐士傑強調,鑽研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他經常陷入長考,問自己「投身研究最終的目的與價值究竟是什麼?」大學教師背負龐大的升等壓力,發表論文、投國際期刊,彷彿這是唯一最佳道路。但在遵循學術界遊戲規則走的同時,大學教師還能做什麼?對學生能有什麼幫助?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時,能否幫助學生一同提升?這是徐士傑無法停止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