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談台灣推動大數據的經驗與願景 鼓勵全民參與

管理學院管理學術中心15日邀請前行政院長、現任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先生蒞院演講,以自己在任內推動大數據的經驗分享「台灣推動大數據的經驗與願景」,吸引近兩百位教師、學生聽講,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也全程出席,足見張院長魅力無法擋。

張院長在深入談大數據的應用前,先和大家講述「開放資料(open data)」的概念:藉由大量的可取得資料(Data)匯集成資訊(Information),經過不同領域的專業分析轉化成知識(Knowledge),才能創造力量(Power)。他並且強調大數據是非常應用導向的領域,不單只是和資訊專業的人有關,而是在各領域都應用的到。

台灣政府在2012年底開始大力推動開放資料,以要求每個單位一年間從開放5樣資料開放到50樣資料的漸進式策略,搭配民間團體的需求和舉辦開放資料競賽等方式推動,成功將資料開放的程度從2014年底3,377項到2016年5月中大幅成長到1萬7,100項,在世界排名上,更從2013年第36名到2015年的第1名。

張院長補充說推動過程並不是全然順利,也曾面臨如公務體系心態、額外人力經費的負擔、授權和個資等障礙,例如有一次接到一位醫學背景的網友來信,要求開放街道路樹資料,經辦人員以為是為了讓小孩子認識植物,覺得他在找麻煩,但他其實是要調查各區路樹開花的季節,提醒會對花粉過敏的民眾避開。張院長以此為借鏡,提醒單位人員「不要用自己有限的創意,去解讀開放某些資料的價值和意義。」

張善政說,如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期間利用Twitter、Facebook行銷自己;google 流感趨勢預測比疾病管制局還要快兩周等新型態網路應用的帶動,加上掌握社會脈動的需求,凸顯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但其實早已應用於一些網路防駭等層面。他也以薪資所得、畢業生調查、毒品防制、新住民等案例,說明大數據分析可以帶來的知識力量。

而談到大數據的創新與未來展望,張善政以空氣污染應用大數據為例,表示空氣污染造成身體危害的情況日益嚴重,偵測空氣汙染數值若只靠環保署設立的偵測站,會有偵測範圍限制,未來是否能由群眾外包,於手環、手機等行動裝置附加偵測感應器,隨時隨地測量周邊空氣狀況,也將資訊即時上傳相關機關,協助政府進行數據分析,即時提供健康警示訊息,是一個可以規劃的方向。

全程參與的鄭英耀校長對空氣污染偵測的發展十分感興趣,希望有機會能進行產官學的研發合作。他也提到張院長在人才培育方面給予許多的建議,如由資管系郭峰淵老師目前在規劃的專案,預計在寒假期間選送十位同學到歐美或矽谷,參加同學必須提出兩周的自助學習計畫,只要經過中心核可後,學校也會給予支持,幫助學生圓夢。最後贈送紀念品給張善政院長,希望他能常來分享經驗,再度感受中山的熱情。

張善政前院長
張善政前院長
聽眾滿堂
聽眾滿堂
資管系陳年興老師提問
資管系陳年興老師提問
鄭英耀校長(右)贈送紀念品
鄭英耀校長(右)贈送紀念品
張院長與學生合影
張院長與學生合影
會前合影
會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