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角落】111-1學期第五場講座-「War and Peace 戰爭與和平」報導

【管理學院】戰爭與和平 – 英語學習角落

第五場講座主題-⎾戰爭與和平⏌

管院國際交流暨認證辦公室於11月9日辦理本學期第五場英語學習角落講座—「War and Peace 戰爭與和平」,邀請擔任過ELTA(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ssistant)教育部英語教學人才計畫的講師白驪天(Ari Blenkitni),帶領同學一同用英語探討國際及社會時事。本週的主題是戰爭與和平,雖然本週主題與一本俄國名著相同,但當日討論內容主要圍繞有關現代戰爭及國際局勢,以及對人類本質的探討。

同學分享家人參與戰爭的事蹟

戰爭的經驗對於同學們來說似乎有段距離,同學們或許只能從長輩或歷史書中聽聞有關戰爭的狀況,Ari詢問同學的家人是否經歷過戰爭,有同學表示他的祖父以前是中國福建人,後來因打仗跟隨國軍到台灣直到現在,另外兩名同學的祖父母輩也有類似的經驗。接著Ari與同學討論打仗的應變,有同學提到,估計自己會與家人坐船去附近的國家避難,另有同學表示自己還未服兵役,在戰爭期間亦不能做什麼,只能留在室內等待政府保護,盡力保護身邊的人。

同學以英文講解自己對現代戰事的觀點

由於現在兩岸局勢緊張,中國在二十大也有透露對「收服」台灣的企圖,Ari帶領同學更深一層地討論:「兩岸開戰的機率大嗎?」同學們紛紛以英語表達其見解,有人認為隨著習近平的連任,兩岸對峙的狀況提升了開戰的機會;亦有同學表示開戰機率不高,因為隨著全球化發展,戰爭再不是兩國之間的事,像是台灣擁有的芯片製造技術,都是時下全球科技發展所需的重要產品,國際間會有不少對中國的施壓,因此中國難以貿然開戰。

同學以英語闡述人類會發起戰爭的原因

既然歷史中發生過那麼多戰爭,Ari提到:「同學認為人類的本質是追求鬥爭還是和平呢?」有同學認為人類的本質是互相鬥爭的,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派別獲得更大利益,而許多時間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鬥爭必然發生;相反地,反對的同學認為人是懶惰的,如非必要都不會希望冒生命危險去打仗,有可能士兵們被統治者指派去打仗,他們本身未必希望發起戰爭。

同學提出人類偏好和平的原因

經過這節課堂的討論,同學們以英語表達自己對戰爭、國際局勢的想法,以及對人類本質的一些想像,同學們接觸到更多日常生活未必常用的概念和詞彙,如Politburo 政治局,Party congress 黨代表大會,Compromise折衷等等,有助於對外藉朋友闡述自己對於國際時事的立場和見解,甚或以英語進入哲學層面的討論,進一步深化同學們的人文素養。

想了解更多講座資訊,歡迎來信詢問-管院英語學習角落專用信箱: engc@cm.nsysu.edu.tw

學生積極回應講師的提問

(社會系 徐考澧 撰稿/ 管院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