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隆齒輪廖昆隆 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臺灣之光

2016-08-30/校友服務中心

談起「三隆齒輪」或許一般人不太清楚這家公司相關背景,但它卻是一家獲探索頻道(Discovery)、天下雜誌等知名媒體注目、馬英九總統頒贈「臺灣之光」並榮獲國內外各種發明獎項的企業,其負責人正是本校校友廖昆隆(EMBA-12),本期校友電子報特別專訪廖學長,請他分享企業發展過程、經營理念與人生歷練心得。

絕不輕言放棄 三隆齒輪成為打通雪隧的關鍵

談起三隆齒輪,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扮演了雪山隧道順利挖掘的重要角色。三隆齒輪於1997年開始參與雪山隧道工程,其時雪隧的開挖遇到了重大困難,由於四稜砂岩層的堅硬(鋼的硬度為五點五,四稜砂岩為七),加上雪山山脈內經過數百萬年擠壓而成的阻水層,導致鑽岩機幾乎無法運作,經過來自14個國家、共計46位國內外專家研判,均搖頭表示「不可能的任務」,連廖昆隆學長也一度無輒。

當時一位負責工程的金正台主任對他說「全世界都在看台灣的笑話,你絕對不能放棄」,因此,他運用各種人脈、研究各種材質,終於跌破國內外專家眼鏡,研製了超高難度的鑽研機齒輪箱與削刀,讓挖掘工程能順利推動,他的不放棄精神與功勞,獲頒交通部「雪隧之光」獎章、馬英九總統親自接見並頒發「台灣之光」獎章。廖昆隆學長表示,相當感謝當時金主任對他的激勵,那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深深影響他迄今,讓他總是期許自己「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持續創新研發 打造台灣齒輪第一品牌

齒輪箱就如同人體的心臟,是驅動機器運轉的中樞。三隆齒輪自1960年成立迄今56年,由第一代創辦人,也就是父親廖沼祥先生手中接下公司以來,廖昆隆學長除了兢兢業業的經營,更從20年前就意識到傳統代工產業將會面臨的危機,因此產生了打造自有品牌的念頭。

也正是因為參與雪隧工程所獲得的成功經歷,漸漸地三隆齒輪的名聲逐漸響亮,加上廖昆隆學長親自領導研發團隊,不斷持續創新技術,將他腦中各種不可思議的點子變成具體的專利和產品,讓他榮獲各種發明獎項,例如「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金牌」、「瑞士日內瓦世界發明金牌」、等。三隆齒輪總計於國內外共獲14座大獎,而最令廖學長感到驕傲的則是代表國家肯定的「台灣之光」獎章、「國家磐石獎」和兩屆「台灣精品獎」。

談起自己的發明,就能從言語表情中感受到廖學長的熱情和專注,他向我們分享許多業界唯一的創新點子,例如最近的新產品「齒輪箱雲端預警監測系統」就是其他業者沒想過的技術。利用安裝於齒輪箱的智能裝置監控齒輪運轉之各種數據並分析判讀,即時透過網路回報至雲端伺服器,讓客戶能在機器真正損壞前及時維修,避免因生產線臨時停擺的重大損失,是一款具工業4.0思維的新發明。

廖昆隆學長一再將不可能的點子,透過堅持不懈的嘗試,製造出領先同業的產品,也因此他能自信地說:「三隆齒輪要做唯一與第一品牌」。

人生就像變魔術 挑戰自己做不到的事

廖學長在同學朋友之間,還有一項令人嘖嘖稱奇的長才–變魔術。談起這個專長,廖學長表示這其實也來自一次意外的自我挑戰。幾年前他就讀北京大學EMBA時,某一年北大春節晚會班上同學提議讓廖昆隆學長上台表演,當時台灣魔術師劉謙在大陸相當「火紅」,所以同學們指定想看他表演魔術。

廖學長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怎麼敢」,因為北京大學的春節晚會可是該校的重大慶典,演出場地位於國家劇院,現場觀眾高達五千多位,要當著這麼多人上台而且還是表演魔術,令他感到「不可能」、「我怎麼做得到」。但是當時同學們鼓勵他,身為台灣學生的代表,一定要讓人刮目相看,因此又再一次激起廖昆隆學長挑戰自我和為台灣人爭取榮耀的決心。

他辛苦聯繫魔術師劉謙,想親自拜師學藝,可惜劉謙本人當時於中國演出過於忙碌,因此劉謙介紹了自己在台北的助手給廖昆隆學長,他足足學了三天,加上勤於練習,終於在春節晚會中成功演出,人生中多了一項精彩絕活,甚至自己還能想出新的招數。廖學長謙稱自己其實生性害羞靦腆,接下春晚演出的任務,也是想改變自己挑戰自己,這個小故事也再度展現了一位成功企業家如何突破自己,在生涯與事業中不斷創造新局。

發揮在校所學 珍惜中山人情誼

廖昆隆學長就讀本校EMBA期間,與同學們共同學習成長,情誼深厚。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時與師長和同學一同前往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參訪學習之旅,令他收穫良多,同學之間感情也更加融洽,畢業後同學們也持續透過聚會與共同成立公司來維繫情感,同時實踐在校學到的知識。

他表示,在中山大學所學對於三隆齒輪的研發、財務管理、行銷和公司治理制度化等各方面都相當有幫助。這幾年廖昆隆學長也參加了台南市校友會,雖然平時公務忙碌,但是看到從第一屆郭啟瑞理事長、第二屆陳素蓁理事長這麼用心熱誠的經營聯繫中山人情誼,他自己也深受感動,因此答應了擔任第二屆的常務理事的邀請,以行動支持校友會。

給年輕一輩學弟妹的建議

身為成功的企業家,廖昆隆學長親切地分享他為人處事與成功之道,他表示企業評估員工看的是實力而非學歷,且重視態度勝過才能。他用自己公司員工作為例子,曾經有一位學歷相當優秀的高材生來到他的公司,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而不願向技術體系出身的資深員工學習,這樣的工作態度就相當令人搖頭。

廖學長表示「做事態度決定一切」,因此他經常勉勵員工「你一定可以辦的到」、「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與改變的可能」。他也談到,「人脈」亦是青年學子需要重視並累積的資產,在他各種挑戰不可能的經驗中,往往都是透過一層層人脈的擴展與串聯,才能找到幫助他解決問題的貴人。

廖學長惜才愛才,此次專訪中也特別介紹一位中山大學管院IBMBA畢業生-葛吉優(Guillaume Valery),布吉納法索籍校友葛吉優畢業後,獲得科技部楊弘敦部長(時任本校校長)與多位師長推薦,順利獲得三隆齒輪聘用,從事海內外行銷業務表現優異,廖昆隆學長大膽接受學校推薦起用外籍人士,也展現了對中山大學培育人才的信任。最後,廖學長也建議母校以及師長們能夠盡量地與產業脈動結合,領導時代趨勢,為國家培育更多人才,推動科技與產業的進步。

1997年於雪山隧道入口處工地
1997年於雪山隧道入口處工地
代表母校參加國際EMBA評鑑獲獎之感謝狀與管院傑出校友獎狀
代表母校參加國際EMBA評鑑獲獎之感謝狀與管院傑出校友獎狀
與國家磐石獎座合影
與國家磐石獎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