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4/7 PM大不同!那些你沒聽過的Growth PM!」線上講座

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於4月7日辦理「PM大不同!那些你沒聽過的Growth PM!」線上職涯講座。由現任Amazon Web Service大中華地區用戶增長解決方案負責人Josie Cheng 鄭芝郁經理與大家分享用戶成長相關職涯經驗與如何培養數據驅動能力。

同學平常所聽到的PM分成Product Manager和Project Manager,前者主要負責產品的規劃、創造到下線,後者則負責使一個項目能順利進行的期程規劃。而所謂的 Growth PM則是屬於Product Manager,是結合行銷目的、數據驅動、技術手段及產品思維,策劃出用戶增長方案的負責人,也就是以數據基礎去創新思考,以達成增加產品銷量或顧客數量之目標的職位。

同學可能會好奇Growth PM是否算是行銷部門的範疇,鄭經理提到幾個區分兩者不同之處的重點,傳統行銷為單向傳播,用戶接收到的是公司想要傳遞的內容;Growth則為雙向互動, 以用戶數據安排用戶想要接收的內容。而傳統行銷之行銷、產品、增長與數據部門各自分散工作;Growth 則是融合以上四個面向去達成目標。兩者的關係可以比喻傳統行銷為「推氏生產」,Growth則是「拉氏生產」。兩者雖然看似相近但工作細節大不相同,彼此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因此若能基於公司的狀態及目標去調整比例,才是能達到公司用戶成長的最佳方案。

Growth PM的工作有許多細節需注意,而好的工具就能讓工作事半功倍,鄭經理分享Growth常見的兩種增長框架,分別是端點式的AARRR與飛輪式的Growth Loops。AARRR分別代表 Acquisition獲取新用戶、Activation激活新用戶、Referral老帶新、 Retention留存與Revenue營收,是各自分散的增長方案。而Growth Loops則是互相影響的流程,像是亞馬遜飛輪以提升用戶體驗為開始,再以用戶體驗提升流量讓賣家願意加入,只要賣家增加選品,自然就會讓用戶體驗再度提升,不斷循環以上步驟,最後便能達到規模經濟讓成本下降,達成更佳的用戶體驗,若能善用此框架思考,相信構想流程會更加順利及快速。

「我適合當PM嗎?」是許多同學心中的疑惑,鄭經理建議大家先思考「你的成就感來自哪裡?」,若成就感來自於創造產品,或服務後所帶給客戶的改變,那PM就是你可以選擇的職涯方向,除此之外,對於大環境與市場的敏銳度、邏輯梳理能力與細心特質也是PM不可或缺的條件。

講座的最後,鄭經理建議現階段的大家可以多面試了解不同公司的業務範疇與公司文化,也可多參與不同團體去進行交流切磋,最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對於不同事件的“insight”,讓這些思考變成你日後的硬實力。鄭經理以自身經歷豐富的分享增廣大家的視野,相信只要善用鄭經理所分享的經驗與案例,不論是否要從事PM的同學都能受益良多。

(企管系 傅禹喬 撰稿/ 管院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