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台灣,荷蘭是荷蘭!」荷蘭爸爸:台灣人「愛比下限」才會不進步 (商周)

2017-02-02/商周/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韋岱思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有一天,小明拿期中考的成績回家,爸爸媽媽問他「小明,你這次考幾分啊?」

「我,我,我這次考40分!」小明回答。

爸爸媽媽聽到小明的成績嚇一跳,緊接著問「怎麼會考成這樣呢?班上其他的同學考得怎麼樣?他們的成績好不好?」

一聽到爸媽這樣問,小明立刻就說「成績不能這樣比啦,每個同學家裡的狀況不一樣,能準備考試的時間也不一樣,比較成績真沒有用,應該是要跟自己比吧!」

「不過,你要是真的想知道同學考得如何」小明繼續說「班上的小王,她考30分呢!我考得很好呢!」

小明這樣的說法,台灣應該沒有太多家長會接受吧,既然要有個比較,小明就用「拒絕比較」跟「比爛」這樣的招式模糊自己考不好的事實,做為小明的父母,聽到小明的說法,應該不會很開心。

父母不會接受這種比爛的招數,天經地義,但是為什麼台灣人每每說到自己國家的情況,為什麼往往拒絕比較,甚至愛比爛呢?

在我眼中,台灣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一樣,有一些事情做得非常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狀況目前不理想,是人民與政府要一起努力改善的。

在我寫過的七十幾篇專欄文章中,其中有幾篇我提到我認為台灣還可以進步、或做得更好的地方,當然作為「荷蘭」爸爸,我在文章裡通常也會提到荷蘭在這一個議題的經驗做為一個參考,讓台灣的讀者了解不同國家面對類似的議題採取的方法,有時候荷蘭例子是值得參考的,有時候則是建議荷蘭向台灣學習。

很可惜的,有的讀者讀我的專欄,就回應說「荷蘭爸爸用白種人的驕傲看待台灣」。我不太知道「白種人的驕傲」是什麼意思,但是讀者常常是以「荷蘭爸爸,你滾回去吧!」做結。

這種排外主義的人身攻擊應該屬於個人的情緒,我無從回應,但是其他讀者回應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讀者的回應是「台灣是台灣,荷蘭是荷蘭」,讀者認為每個國家的文化差異那麼大,所以無法比較兩個國家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所採用的方法。

這一派的回應,跟小明說「每一位同學家裡狀況不一樣」的論述是類似的,當讀者看到外國人寫台灣缺點的文章,就啟動防衛模式,拒絕比較,也許台灣真的要改善,但是若不參考別的國家的經驗,根本無從改善學習,豈不是可惜?

第二種回應是「比爛」,有時候我提到台灣還可以改善的地方,讀者回應說「我們自己到國外,遇到的情況更嚴重」,讀者要表達的是台灣可能不好,但是別的地方更糟糕。

我覺得這兩種回應都非常可惜,因為「拒絕比較」和「比爛」對於改善台灣不會帶來任何貢獻,甚至放棄討論的可能性。

在我看來,每個國家的情況的確不太一樣,要比較的話都要小心謹慎,但是每個國家再怎麼獨一無二,都還是會有一些跟其他國家相同之處,而從比較不同國家的情況,可以看出不同國家面臨同樣的問題時,到底採用什麼解決方式,看到不同國家怎麼做,我們也許可以找出適合我們的方式。

比如,台灣部分人口贊成多元成家,認為無論一個人的性別傾向為何,都可以成立家庭,這引發台灣社會很大的辯論,但台灣不是第一個面臨這個問題及社會討論的國家,其他國家曾經也因為一樣的議題有過社會衝突,台灣也許可以參考別國的經驗,想出來自己處理的方式,「拒絕比較」等於直接失去了參考別人經驗的機會。

「比爛」就更可惜了。我曾撰文指出合法居住在台灣的外國夫妻在台灣生子後,新生兒要等六個月才可以加入健保,造成生早產兒的外國父母需要自己負擔所有醫療的費用,許多台灣讀者回應說「我們到美國,也都要自己付費啊!」,也就是說台灣的健保也許不理想,但是美國的健保更差!

這樣的回應,我更好奇為什麼讀者會認為美國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呢?為什麼要把自己不好的地方跟別國更爛的情況做比較?這樣比較到底有什麼意義?看到比自己更不好的,要怎麼改善啊?

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每一個國家有好有壞,每個國家要加強好改善壞的,而在要進步的理念之下,「拒絕比較」和「比爛」沒有用,從別國的經驗找出值得參考的點,台灣未來才能變得更好!

韋岱思老師
韋岱思老師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