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管系】改變人類支付型態 張軒豪談數位資產與區塊鏈技術應用

【財管系提供】

中山大學財管所與FinTechBase金融科技創新基地於4月11日舉辦第三場金融科技系列之創新講座,此次邀請現代財富科技有限公司的張軒豪總經理分享如比特幣的數位資產崛起的原因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張總經理為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畢業,曾於美國矽谷從事商務開發,俱有軟體與硬體的產業經驗。

演講首先以比特幣、黃金和現金之間的特性作比較,相較黃金來說,比特幣是限量且電子化的;相較現金來說,比特幣則具有不能竄改交易紀錄且可以透過交易紀錄與巨量資料結合的特性,故比特幣讓貨幣的運用更人性化了。

講者也用生活實例來說明比特幣的重要性,債券天王 Bill Gross在2016年的投資展望報告中表示,由於投資人對央行政策逐漸喪失信心,他們正嘗試利用比特幣使現有資產在未來能夠擁有穩定的購買力;今年3月舉辦的區塊鏈研討會當中,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PwC,其Fintech金融科技部門總監也在會議中建議想要了解金融科技領域的社會新鮮人甚至是專業人士,最快的途徑便是購買以及持有比特幣;日本知名電子產品量販店 BIC CAMERA今年4月表示,將開始接受比特幣付款,希望透過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來吸引更多購物客上門。以上種種都說明了比特幣正漸漸地改變著人類的支付型態。

比特幣採用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已是許多金融業者搶著進入金融科技的關鍵核心技術,區塊鏈的應用並不僅限於比特幣等金融領域應用,也適用於智慧契約、群眾募資等具高監管性的領域。區塊鏈技術是透過點對點(P2P)的網路關係並且採用分散式共識演算法,其運作由多個節點組成一個網路,當某個節點要交易時,其他結點都能夠得到此資訊並且透過共識演算法來決定誰可以查驗這此筆交易,一彈資料遭到竄改,該區塊會失效並且無法完成交易驗證以確保公平性。

區塊鏈與物聯網(IoT)技術的結合,也改善了傳統物聯網的缺失。區塊鏈分散式的結構可用來計算點對點之間更多的交易,且能夠顯著降低中心化資料庫的成本。另外相較傳統物聯網來說,區塊鏈的分散式結構保證了即使一個或多個節點受到攻擊,整體數據依然是可靠、安全的。物聯網本質上與大數據相關,這龐大的數據若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做為所有物聯網的數據單元,同時還能保至數據被記錄之後不能更改。透過兩者的通力合作,不僅節約了大量成本更提高效率,未來人類新一次生產力大躍進的時代也即將到來。

金融科技系列之創新講座為資策會為推動創新創業與人才培育,希望透過產學研之資源的整合,提供金融從業人員與校園創新人才金融科技的知識,並加速台灣金融服務產業轉型,而且達上課時數9小時以上課程可以取得FinTechBase學習護照,建構個人化的學習履歷。今年度國內10所大專院校聯合推動金融科技系列創新講座,共計將舉辦68場次,開展金融科技校園教育的渠道。

李建強主任開場說明
張軒豪總經理精彩分享
張軒豪總經理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