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傳所辦國際講座 熱議最夯政治傳播課題(中山新聞)

2017-01-26/中山新聞

近年來,國際政治事件不斷席捲全球,舉凡英國脫歐、韓國總統閨密門事件及川普當選總統等,都對國家整體經濟、社會甚至是全球造成劇烈衝擊。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舉辦講座,邀請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的吳浩銘副教授,剖析當前最熱門的政治傳播課題。

吳浩銘應行傳所蕭蘋教授之邀來台,蕭教授透過科技部計畫資源將國際級學者帶進台灣。吳浩銘此次分別於國內重要的傳播相關學府重鎮─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開講,全程以英語評議時事,他也帶來新的研究成果─議題於選舉中的效果。此研究分別探討環境、經濟及犯罪等議題對於選民的重要性,並透過選民對於候選人的感知形象、議題立場及候選人能力等構面,探討上述面向產生的選舉效果是否優於候選人平日所建構的形象議題。演講一開場,吳浩銘便以幽默生動的方式,向學子介紹各國總統及歷史上知名領導人的外表特徵與形象,帶領同學們進入政治傳播的研究領域。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形象經常成為判斷一個人的重要途徑。在196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中,即使候選人尼克森的演講更有條理且周全,甘迺迪仍因年輕與其濃烈的個人魅力贏得選舉。吳浩銘認為,在這個時代下,形象的影響力已經漸漸大於其他政治議題,而議題的層面又有非常多種,取決於閱聽眾對於議題的不同涉入程度,進而影響選民的投票態度與意願。

吳浩銘使用環境、經濟與犯罪三個層面,來探討候選人在表態議題立場、候選人形象及能力屬性上的相互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對環境議題而言,候選人的形象最為重要,其次是能力;在經濟議題方面,候選人能力的重要程度則優於形象;最後,與環境議題相同,犯罪議題中的候選人形象最為重要,其次則是能力。透過上述的研究結果,吳浩銘對學生闡述許多政治傳播理論及研究,並指出形象在當代的重要影響力;講座結束後,他更與學生進行深度問答。

針對學生提問本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與主流媒體預測大相逕庭,是否代表主流媒體影響力不再?吳浩銘表示,美國的電視媒體頻道非常少,其中僅有福斯集團支持川普。根據研究顯示,投給川普的選民,大部分屬於低教育程度,且幾乎不看「主流媒體」的。相反的,他們僅看福斯的相關內容及電視脫口秀,加上此類隱性選民眾多,造成了最後的選舉結果。

另有學生問到,現任時代力量立委、閃靈樂團主唱Freddy Lin(林昶佐),他與一般人心中的政治人物的形象差異極大,是否與台灣選民已逐漸走往邊陲路徑(peripheral route)有關? 任何人只要有形象就容易選上嗎? 吳浩銘指出,這就是為什麼候選人形象很重要,投票者可能因為喜歡他、相信他,或覺得他很有趣而把票投給他,並沒有仔細的觀察和分析候選人政見。對於是不是具有知名度就可以出來選這件事情,目前為止看起來是的。以現在的主流媒體來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候選人更有機會被選上,如同川普也是靠電視節目以及大膽的形象勝選。

美國波士頓大學吳浩銘副教授(右三)與本校行傳所蕭蘋教授(左四)講座後與同學合影。
美國波士頓大學吳浩銘副教授(右三)與本校行傳所蕭蘋教授(左四)講座後與同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