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傻瓜才做社會企業!管院社企中心執行第一線輔導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社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簡稱社企中心)自101年成立,由中心主任、財管系鄭義教授主持,以研究創新、社會責任及經濟產業發展的角度,透過整合跨領域資源,解決社會議題,改善社會生活環境品質,提升人民生活福祉,達成建構社會企業(SE)的目標。

「想像一個光譜,一邊是營利事業、一邊是非營利組織(NPO),如果企業在營利以外想要回饋社會或是NPO在財務上想要獨立(75%以上自給自足)時,兩者就會向光譜中間移動,而這個中間就是社會企業的概念。」簡而言之,社會企業就是一方面要保護環境、解決社會問題,一方面也要藉由營利讓企業持續成長,兩項須兼具,比一般企業營運還要困難。正因如此,鄭主任有感而發「只有傻瓜才做社會企業,但沒有傻瓜,我們的社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

鄭主任指出,社企中心的任務包含開設課程、舉辦論壇以推廣企業社會責任(CSR)概念和培養年輕人對於參與社會企業的熱情;執行政府、企業委託計畫,進行台灣社企發展研究和企業診斷,為其做策略性CSR計畫諮詢;做為匯集資源的平台,第一線輔導「新創」社會企業或是協助企業和NPO「轉型」成為社會企業;提供現存社會企業金融財務管理支援,助其成長茁壯、永續經營。

中山管院社會企業發展中心鄭義主任

社企中心扮演資源平台角色 協助社會企業「兼」守三重底線

在實際輔導成為社會企業的任務中,中心扮演極重要的平台角色:個案資源盤點、媒合外部資源,並使其持續營運。鄭老師說,社企中心輔導過的案子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失敗就是企業吹熄燈號,成功的也只能說此刻仍在營運中,未來是枯萎或更加茁壯也很難說。」對一般營利企業來說營運的底線只有一條:獲利(profit),然而社會企業除了獲利還要兼顧社會性(people)和保護環境(planet),肩負三重底線(The Triple Bottom Line)的擔子也就更重了。「想要做社會企業的人都有一顆熱心,但一顆熱心不會使其獲利。」鄭老師直言,這也是經營社會企業的難度所在。

老師首先舉了新創SE的個案「貓耳朵城市音樂」為例,在多年前第一次教授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的課堂中,有一位音樂系校友和二位財管系學生想要創業,他們一方面想要穩定的收入(營利),一方面用音樂專才回饋所在的城市(社會性),期望市民在日常中也能提升音樂素養,進而改變生活。

鄭老師從與他們深談構想、協助分析市場,到引導出可以推廣音樂的實際做法(如在遊艇、愛河觀光船上演奏現有或自創的在地歌曲;開設音樂賞析班;舉辦音樂節等),過程中也安排如中山校友早餐會和EMBA企業主會面等場合進行表演和簡報,加上同時申請其他創業計畫案,因而獲得了一些執行經費。「只是做的總比想的困難,在地歌曲資源少、與遊船廠商合作談不攏…種種難關克服不了,公司也就收起來了。」老師補充說,企業經營需要多方具備,領導者、團隊、市場以及持續面對解決問題的強大能力。

貓耳朵城市音樂

善用外部資源 有效對應社會企業需求

社企中心至今成立五年多,第一線輔導過許多團體、企業,做為一個媒合平台協助個案資源盤點、連結外部資源(資金、人才、技術、市場),再到與國際接軌,在在期望個案發展都能更強大。鄭老師說,前期沒有花很多心思去找企業資源,但藉由在EMBA課堂或校友聚會與許多企業主談天,發現他們都很有意願將部分企業獲利投入公益。在一方需要支持、一方願意投入之下,「如何有效對應企業資源與社會企業?維持穩定長期的支持?」是社企中心輔導成立SE的重要關鍵。

從被低價收購到自產自銷 為個案建構實驗型SE 改善農民生活

老師也舉了幾個「牽線」成功的例子,分別是「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和「飛夢林家園」。屏東三地門地磨兒部落長期串聯德文、達來部落資源,提供舞蹈、歌謠展演、社區導覽等服務,一方面想改善原鄉居民生活,一方面也致力維護原住民文化。其中,德文出產的咖啡豆品質優良口碑佳,但時常面臨盛產時期被不肖業者低價採購,再混入品質不一的進口豆以高價賣出,農民的獲利不足以提升生活。於是,社企中心積極分享訊息,導入社會企業概念,為其規畫整體財務與行銷專案。後來獲得校友康敏捷(EMBA-10)的支持,爭取到國際扶輪社全球獎助金,加上個人自籌和部落集結資金,將部分基金運用於培育課程、咖啡硬體器材添購、包裝設計、媒體行銷活動等,2016年1月30日也正式成立了「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產自銷,至今運作順利、成效頗佳。

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外界資助成立
康敏捷(左一)、鄭義主任(左二)與EMBA校友至地磨兒參訪
個案外展業務增 輔導成立合作社解決人力調度困難

「椰子園」則是社企中心輔導「轉型」的案例,椰子園本身是財團法人,服務項目從養護中心、居家服務到食物銀行不斷外展,但是除了法規規範,一例一休更增加了人力調度的難度,因此社企中心輔導其成立「合作社」:聚集工作性質相同的人士,彼此分享資訊、分攤業務,並能使人力調度更具彈性。除了維持社會服務的穩定提供,身為合作社員工也較有生活保障。

中山社企中心輔導椰子園成立合作社,與蔡秀蘭主任(右)討論
居中牽線引入資源 中輟生變烘焙大廚

位於屏東潮州的「飛夢林家園」本身有善慧恩基金會的支持,照護20多位10-15歲的中輟生,在孩子屆齡必須離開家園時,更特別開設青年咖啡廳,讓他們繼續學習基本工作能力、經營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同時還能有個人收入。有一次因為中山陽光關懷協會創會會長張鴻熙(EMBA-17)主動詢問協會可以貢獻的地方,中心便牽起這條線,在三方討論適切的作法後,由協會捐贈整套廚房設備做為孩子考取烘焙、中餐證照的練習,也另提供獎學金給考取證照的學生。張鴻熙曾分享,「孩子本身積極努力,在餐飲領域做出好成績,時常收到孩子做的麵包,真是吃在嘴裡,甜在心裡!」鄭義老師則表示,作為中介連結付出與努力,不論成果價值都是雙贏!

高雄社會局姚雨靜局長 頒發飛掦協會及飛夢林學生獎學金

輔導社會企業 成敗在「人心」

最後如同前述,輔導有成功也有失敗,鄭老師綜觀這些年的輔導過程,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人」。創辦人要對,團隊要對,中心成立之初曾與一農業團體合作,帶入很多資源幫助其成立公司,但在雙方信任度不高的情況下,推動變得十分困難,後來就不了了之。相對的,若團體領導人具有熱情和前瞻,且都樂意嘗試社企中心所提供的專業建議如制定新政策和培訓人員,也會配合做外部推廣活動的話,社會企業的成立或轉型就相對容易成功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