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轉媒體研究?  國際傳播學者李金銓:深度難取代(中山新聞)

2019-03-18/中山新聞

【校園記者邱以慈採訪報導】大數據描繪出輪廓,但「個案」方能洞見社會。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邀請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與文學院合聘教授李金銓蒞校分享「傳播研究的跨界、搭橋與交光互影」。李金銓講座教授首先以「科技能否凌駕於人?」提問,引領在場媒體研究與從業人員反思「科技與人工智慧難以取代細緻的社會價值」,精闢解析另闢思想新徑。

李金銓講座教授表示,科技發展神速,愈來愈多人重視演算法與大數據優勢;特別是其具有「預知」的特性,更使眾人爭相學習。不過,科技真的能凌駕於媒體研究,甚至是人之上嗎?「社會制度和倫理使得人與科技間有界限」,李教授特別指出「社會價值」的重要性,並非是人工智慧與科技能夠取代。其中,他認為大數據雖能看出預測「輪廓」,卻也忽略許多細節。儘管媒體研究的方法確實跟不上具有預測能力的新科技,李金銓講座教授卻提醒「研究歷史正是與現今對話」,他說,哈佛大學長年採用個案研究,難道是因為他們買不起好的電腦投入大數據嗎?這是因為哈佛教授明白個案的價值,「可以從小事件進行深而不廣的分析」。這種見微知著的優勢,正是AI提供不了的。

提及台灣媒體現況,李金銓講座教授強調,身處民主世代,「以公民角色影響政治」的情形只會更甚。他認為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家認同和國際孤立」。他除了提出「學術國際化」能使台灣能見度更高,也期許大眾透過傳媒影響力,在公領域拋出值得關懷和關注的問題,以此宏觀台灣現況。李金銓講座教授也以自身為例,做為一名媒體研究學者,他以公民和學者的角色關係來批判當代學術「有無公共性」。對他而言,學術必須與社會來往,不能脫離現況;且學者必須具備對問題和事件的感知能力和看法。最平衡的狀態是,作為公民的角色不影響學術,而學術也不脫離現況。

面對有志投身媒體研究與工作的莘莘學子,李金銓講座教授建議要具備兩項特質:永保好奇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也提及聽演講的好處—透過講者的語句產生偶然性的心靈觸發,從中知曉自己喜歡或是適合什麼。同時,也要具備「世界眼光」以洞悉不同事件,藉此獲取多元觀點。

(公共事務組編修)

【附錄】

李金銓講座教授為美國密西根大學傳播博士。1982年至2004年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教授。過去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也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台灣政治大學客座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對兩岸三地傳播學界的影響既深且廣。其著名的著作包括《Media Imperialism Reconsidered》(1980)、《China’s Media, Media’s China》(1994)、《Chinese Media, Global Contexts》(2003)、《大眾傳播理論》(1980)等。

行傳所所長蕭蘋教授(左)與李金銓講座教授
行傳所邀請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與文學院教授李金銓蒞校分享「傳播研究的跨界、搭橋與交光互影」
李金銓講座教授引領在場媒體研究與從業人員反思「科技與人工智慧難以取代細緻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