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生語中評:盧麗安說出台灣隱性的聲音(中評社)

2017-11-06/中評社

孫文南院協會理事長、台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汪明生。(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1月6日電(記者 高易伸)談及中共十九大台灣籍代表盧麗安,孫文南院協會理事長、台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汪明生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這兩年民心思變,盧麗安不過是反應台灣社會很大一部份“隱性的聲音”,這事件不只會對台灣高知識份子或高社經地位的人產生影響,對於中低階層或年輕人也會有全方位的發酵。

汪明生擔任理事長的孫文南院協會5日於高雄福華飯店舉辦第二屆“孫中山與公共事務”論壇暨“一帶一路與科學傳播”研討會。汪明生向中評社說,這次會議將首次提出以“兩岸南南合作”承接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布局,內容是以台灣南部與大陸南方全面開展交流與合作。他希望兩岸城市可以透過智慧淡化主權、加強青年交流與經濟民生議題。

汪明生,政治大學商學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事務博士,現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孫文南院協會理事長。汪過去也帶領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五度(2000、2002、2004、2008、2010)獲“行政院”陸委會第三、四、五、七、八屆“兩岸文教交流績優團體獎”。

汪明生觀察,這兩年台灣的民心正在思變,盧麗安不過是反應台灣社會很大一部份“隱性的聲音”。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國力一直崛起,台灣原本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機會,但因意識型態以及對兩岸關係的懵懂,以致政客為己身利益的操弄對立,喪失很多融合發展的契機。

汪明生對中評社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回顧2008年馬英九與蔡英文針對兩岸政策與路線進行機鋒辯論,馬英九認為台灣應該先兩岸、再走向國際;而蔡英文則認為台灣應該先走全球再切進大陸市場。這幾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可以透由時間去證明孰優孰劣、孰可行孰不行?

汪明生指出,我們其實很高興看到這一年來,我們在做兩岸交流時發現南台灣年輕人對於兩岸事務的參與度是增加的。這些參與兩岸交流的年輕人嘴巴有時雖不對外講,但參與交流時的所見所聞其實會改變他們的想法與行為,他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且正面的訊息。雖然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但他相信“和平協議”這一頁很快就會翻過去。

如何看待美國總統特朗普亞洲之旅與台灣軍購的連結?汪明生指出,台灣一直都是美國對付大陸的籌碼,美國並不輕易放棄這塊籌碼,但總有這麼一天美國勢必放棄。雖然蔡英文日前才在夏威夷會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且大談軍購增加,但台灣花大錢購買這些武器是否真正對台灣有利?真能防衛台灣?台灣社會必須好好思考哪條道路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高喊“美國優先”的務實政策時,你覺得美國會選擇中國大陸或者台灣?很清楚美國不可能為了台灣而付出犧牲的代價或放棄龐大商業利益。

汪明生說,尤其兩岸關係的真正關鍵在於南台灣,過去幾十年來“兩岸議題”在南台灣始終是個禁忌,但我們不能再用閉門造車、閉關自守或妄自尊大的心情去看待中國大陸的崛起與發展。

汪明生對中評社說,百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上,中國作為古文明大國卻長期閉關自守,昧於世界變局。清廷顢頇昏聵、百姓闇弱無知。當時孫中山等人參採歐美現代經驗,回歸中華道統傳承,為中華民族存亡絕續救萬民於水火,對於整個時代的犧牲奉獻寫下足堪後式的偉大篇章;然而百年後的台灣寶島與高雄身為全球良港與工業重鎮卻依然長期閉關自守且昧於兩岸變局。不僅接連錯過90年代的重大轉型升級契機,更導致迄今與1998年的高雄質變異化,甚至已延伸擴大至全台,高雄城市發展命運自此急轉直下,非外緣活水不易導正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