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名校教學心法 教師扮演課堂「引導者」(中山新聞)

2020-01-16/中山新聞

【教發中心提供】台上口沫橫飛、台下昏昏欲睡?為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與能力,中山大學薦送資管系教授徐士傑、財管系教授王昭文及企管系副教授林豪傑至國外各大學,親身體驗國外名校的教學現場,並舉辦教師出國教學研修分享會,邀請三位教師分享所見所聞。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是什麼呢?三位教師一致認為是「引導者」,分享會中也和與會教師集思廣益,暢想中山未來發展。

王昭文教授以美國哈佛商學院(Havard Business School, HBS)最知名的個案教學舉例,在課堂中教師會以「Cold Call」的方式,隨機抽點幾位學生摘要課前指定閱讀的個案內容,並將學生們討論出來的正反面論點分別以摘要式的方式記錄在黑板上的不同區塊,並以此引導學生深入瞭解個案的不同思考面向。而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讓學生覺得受到尊重,也能看到黑板上的所有論點,更能進行整合性的思考。

關於教師引導的方法,同樣到HBS受訓的林豪傑副教授則進一步表示,臺灣大多數教師教授的是「What」,但個案教學則是希望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個案的「Why」和「How」,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在課堂中,基於直觀的答案上,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並根據學生回答的關鍵字去追問。最重要的是,課程結束後一定要預留時間,總結當日課程內容,學生更能有所收穫,「哈佛的老師在時間控制上非常精準」。

中山大學未來可以如何發展?徐士傑教授認為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的例子可做為借鏡。巴布森學院是教學型的私立學校,儘管一年學費約七萬美金,仍吸引世界各地對創業有興趣的學子慕名而來,正是因為該校主攻創新創業領域,所有教師皆有創業實務經驗,並安排學生在學校一邊上課一邊創業,從做中學,巴布森學院因此在紐約時報創新創業教學排名評比名列世界第一,也在高教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徐士傑教授進一步比較中山大學與巴布森學院,中山大學是各領域皆有一定實力的研究型大學,他建議強化學校特色並全力發展,「雖然小而美,但只要某項排名第一,就成功了!」
(公共事務組編修)

王昭文教授
林豪傑副教授
徐士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