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程】外國人在台灣 工作經驗面面觀

管理學院國際學程學生會規劃一系列由外國人主講的講座活動,首場於4月19日David McConville (莫西大衛)老師的「Work and Culture」課堂上舉辦,邀請安益集團茵康國際會議顧問公司專案經理Johannes Steinicke (黎友翰)主講,分享「外國人在台灣工作的經驗」。

黎友翰經理表示來台灣工作已有四年的時間,除了工作外,在交通、人情、法規等方面的文化衝擊持續存在,「只是我已經漸漸習慣了」他笑說。他認為在台灣的外國人可分為學生、英文教師、外派職員以及遊客四大部份,以目前在台讀書、未來也想在這裡求職的國際學生來說,他建議可以擴大搜尋工作面向:先從各國的貿易辦事處找起。黎友翰經理以自己為例,他就是先找出想做的產業,然後找出相關企業的聯絡方式,以各種管道投遞履歷表或是用其他方法建立與企業的連結,取得公司的認識然後再毛遂自薦、為自己加分,「這聽起來不太有效率,但卻是最有可能獲得夢想工作的方法!」

講堂中也有許多交換學生參加,黎友翰經理也藉機提醒大家,想在異國工作,不但需要跨文化的溝通與合作能力,還要有一顆願意傾聽的心,適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與腳步,如此才能同時具備「在地化」和「國際化」的特質。此外,擁有一技之長是非常重要的,講者也建議同學在求學時期多與業界接觸,增加實務經驗,拓展自己的人脈與機會,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好好把握!

會後有學生分享心得,身為GHRM MBA及IBMBA的學生,他們認為自己很幸運,比別人擁有更多可以接觸、認識來自世界各國同學的機會;而對於支身前來台灣唸書的國際學生,面對與家鄉完全不同的環境,有許多文化上的衝擊是無可避免的,但要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與跨國的人才溝通合作,一起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安益集團茵康國際會議顧問公司專案經理Johannes Steinicke (黎友翰)
「外國人在台灣工作的經驗」座談
「外國人在台灣工作的經驗」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