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管系】台銀呂桔誠:振興台灣經濟 可採擴張性財政政策

【財管系提供】

面對人工智慧全面啟動,已經從實驗室的圍籬,進入各行各業,甚至到每個人的生活,臺灣如何在經濟成長趨緩下求生?臺灣能急起直追嗎?臺灣經濟成長趨緩不可不懂,尤其身為知識分子學習知識,需用自己的認知看世界。臺灣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暨臺灣銀行呂董事長桔誠23日應中山財管系李建強主任邀請,在與玉山金控合辦的「玉山金融講座」發表演講,主題是「台灣振興經濟的決心(處於十字路口的台灣經濟) 」,歷時約三小時,會後開放提問,現場熱絡。

呂董事長引用King Solomon的話「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他從過去幾年全球經濟放緩,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分析了臺灣經濟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如內需不足,各部門投資意願低,供應鏈多環節向境外轉移,經濟體對單一國家依賴過強等,此乃經濟體缺乏動力,以致成長趨勢逐年疲軟的現象和結果,而這些經濟,社會和人口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其變化存在堆疊效應和滯後性,它的成因複雜,並不僅僅是臺灣單方面的原因,而更多是東亞乃至全球經濟勢力和競爭力交互作用的結果。

而以臺灣目前的現狀來看,考慮到人口老齡化趨勢,年輕人失業率高等社會和經濟問題,扭轉現在下行趨勢的慣性,需要從政府投資以帶動民間投資、消費而回復成長動能。而目前推動的前瞻性基礎設施建設,可說是符合當前需要適時的作為,以擁有自有技術可以創造附加價值和實用性為考量,如水環境建設,軌道建設、城鄉、數位、綠能建設等,對可以產生持續高投資乘數效果的專案進行投資,對實體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將可從根本提振經濟。

他強調,目前解決台灣低利率、低成長環境(New Mediocre)的經濟困境,可以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帶來的乘數效果將更顯著,也就是說以財政支出去創造發展,進而提高民間企業營收,民營企業營收提高亦將使稅收增加,將先前財政支出造成的缺口弭平,形成一個帶動經濟成長的循環,也就是講者所提出的「以民為本的創造性財政」,目前中國、美國、日本與英國等國家,皆將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列入施政重點。

講者亦主張建立經濟、財政與金融三位一體的政策思維,以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性的財政思維及穩定金融體系來投資台灣,重建人民信心,以目前行政院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建設有快有慢,但是在建設進行的同時已產生效益,未來建設完成時,亦將為台灣帶來更多的效益。他舉例表示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亦是因羅斯福總統投資公共建設,擴大內需來換取40年的經濟穩定,因此在景氣不佳的狀態下,政府更應該發揮其存在的價值。

最後,他期勉說:「全球金融業面對FinTech崛起的潮流,科技進步為常態,但FinTech的技術仍然有賴人類的智慧來設計、運用及管理,要在學校將基礎學習好。所有的理論科技需在基礎之上,靠自己所學以致用才能與時俱進,因為個人的智慧集結成集體的智慧始終都將會高於機器。」

呂桔誠董事長(左三)蒞臨管院演講
呂桔誠董事長演講
演講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