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所】疫情之下的永續社會責任實踐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公事所)為配合國際管理教育趨勢,讓學生透過實作及實際參與,培養公共管理知能,開設「公共事務管理實務體驗學習」課程,提供機會讓學生走出教室,運用所學,以具體的實務工作提供解決社區/地區上的公共事務議題,同時也加強學生職場能力,提供學生實務訓練,加強日後進入職場的能力。2021年學生共分兩組進行實習,一組為由謝政勳老師指導,以「高雄市旗山區南勝社區」為協力場域,進行「社區文化記憶食譜設計」;另一組為由謝旭昇老師指導的「高雄市路中廟社區」社區培力發展計畫,協助路中廟社區建構與推動「公民咖啡館 × i-Voting之公共參與機制」。

首先,旗山區南勝社區為公事所師生第三年協力之場域,第一年透過設計思考將廢棄荔枝木再利用,設計荔枝木餐具與包裝並將遊客體驗 DIY 流程操作標準化;第二年協助居民進行眷村文化口述歷史紀錄與鄉土教材製作,並與居民共同製作具在地意象之紙漿公仔,改造綠色公共空間。今年則是進入社區的第三年,透過居民討論期望從在地多元族群之料理美食切入,訪調社區內不同族群(包括外省、閩南、客家、新住民)之生活文化記憶,擇定代表凱旋新村及篤實新村(大陳島傳統料理)或在地食材入菜的風味料理,進而由學生訪談社區料理推薦人其料理背後之記憶故事,配合辦理「料理實作工作坊」,將每道傳統特色料理之做法、圖像及其背後故事記憶完整記錄,讓學生及社區居民能一同參與討論及學習,達到在地文化傳承與保存。本計畫最後成果將以紀錄短片及文化食譜故事書呈現,日後提供予社區辦理社區農村小旅行之風味餐與文化導覽解說之素材,進而可增加社區魅力與經濟收入,達到地方創生之效益。

再者,路中廟社區在去年公事所的協力以及社區自身的動能下,已發展出時間銀行之機制,並由此設立了時間商店及時光咖啡屋,其藉由以投入社區服務取得之時間貨幣,進行商品或服務之交換,增進了居民的社區意識;在今年則聚焦於如何擴大參與對象,如青年族群與大樓住戶,以及如何將居民對於社區的關注從自身範疇延伸到公共議題以強化公民意識,此為當前社區營造的重要課題。因此,今年公事所在路中廟社區進行的實習之首要目標為賦予既有時光咖啡屋以社區公共參與場域之內涵,透過塑造「公民咖啡館」此一公共參與場域來實踐公民賦能,並設計以公民咖啡館中的公共對話為基礎的「i-Voting 」社區自決機制,期透過「公民咖啡館 × i-Voting」之整合綜效,達致「公民賦權」的落實,從而擴大公共參與,為社區居民的生活帶來正面效益。在實踐過程中,雖然遇上疫情的衝擊,公事所團隊仍藉由遠距會議和傳統通訊,訪談社區核心人員以蒐集社區發展過程、居民對地方的情感連結及關切議題;並透過社區網路行銷平台的建構和成員招募,協助社區發覺自身價值,以引起社區居民共鳴及增進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意願,使居民更加了解社區內涵並增進認同感。前述工作皆有助於在疫情趨緩後,助益後續的主要目標之實踐,亦即,透過公民咖啡館和i-Voting 之機制設計和實施,進行導入居民參與的社區公共議題之提案、討論與決議,實踐社區居民的賦能與賦權,協助社區邁向導入公共參與和公民自決之示範社區,並引導學生實踐大學之社會責任。

然而,在COVID-19的疫情衝擊之下,為避免病毒傳染,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都拉大,全球進入大隔離行為模式,人的生活也有必要的新適應。雖然臺灣在2020年仍然維持一定的社交活動,但在2021年五月中也迎來全國的第三級防疫警戒,不得有群聚行為,本校也全面採取遠距教學,並暫停師生進入社區活動,本所的兩個實習計畫也有相應的行動轉變。南勝社區進行線上內部的會議,密集規劃後續相關行動,並持續保持與社區窗口的聯繫。個人化旅運計畫未來的計畫則轉向「後COVID-19疫情時代臺灣永續運輸的重構:大眾運輸、主動式交通和綠能運具之發展策略」,擬針對台灣的後疫情時代提出相對應的利環境旅運策略。

SDS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聯合國永續發展方法網絡)於2021年6月的SDGs報告指出從2015年全球開始採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全球平均SDG指數(SDG Index)於2020年首次下跌,COVID-19疫情阻礙了全球永續發展。   本所在疫情中,仍持續運用大學資源,強化與社區/地區的鏈結,盡力達到CSR企業社會責任與SDG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南勝社區的「社區文化記憶食譜設計」,達到SDG17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並透過「個人旅運計畫」,達到SDG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除此之外,本所師生亦以多樣的課程與計畫呼應SDGs多面向指標,倡議環境永續行為、推動公民參與、扶植女性村里長、發展地方經濟,期望在疫情的不確定性的劇烈變動之中,能持續動態性地掌握社會變化,促成學校、系所師生、在地社區能夠三方共同達到倫理、永續、社會責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