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院&管學中心】6/17「2021管院博士班論壇」

管理學院與管理學術研究中心在6月17日合辦「2021管院博士班論壇 (College of Management Doctoral Consortium)」,為促進博士生相互交流,對彼此更加熟悉,特別舉辦本次的管院博士生論壇活動,除了讓大家對不同系所的研究領域及研究方法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時也增進學術合作的機會,並從不同領域中產生新的創新思維與想法。

2021管院博士班論壇

此次活動報名非常踴躍,各系新進老師也一同共襄盛舉,甚至也有碩士生申請旁聽。

活動一開始,由管理學術研究中心徐士傑主任引言開場,由於是管院第一次舉辦這類型的論壇活動,不僅廣邀各系代表人分享個人、系所簡介,以及現行學術研究介紹外,徐主任還特意邀請管院學術上擁有傑出研究成果的先進作為本次論壇講評人,展開一場學術與腦力的跨界激盪。

緊接著由五位博士生分享他們的個人研究方向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分別是企管所的郭仕杰、財管所的蔡秉玠、資管所的張家瑄、公事所的張齡友與人管所的林玠妤。

企管的郭仕杰提到個人研究主要是將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作為核心,並分為兩個議題。第一個為透過不同公司體制結構、公司高層控制權來探討台灣非常規財報重編(Irregular financial restatement)與高階經理人異動的關係;第二個則為探討Uber對台灣計程車產業場域的變革,資料來源涵蓋訪談(車隊總經理、公會理事長)、公司發行物、活動觀察等,並介紹場域中防衛者(計程車)與挑戰者(Uber)兩者如何進行包容性的改變。

企管 郭仕杰統整台灣計程車產業場域的變革過程

財管的蔡秉玠除了介紹系所的資源與優勢外,自身研究則為檢驗台灣不同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如個人交易、機構投資者)如何影響隔夜報酬(overnight returns)與投資人情緒的關係,並說明所謂投資人情緒不是指個人情緒,而是衡量整個市場的情緒,指標如金融市場股價的拖動度、封閉式基金的折價、消費者信心、市場流動性、企業投資的整體水平等。

財管 蔡炳玠的研究成果

資管的張家瑄從大學部、碩士班到如今的博士班一直都是就讀於中山資管,去年也到美國進行交換,個人本身圍繞在文字探勘技術,本次介紹的兩項研究皆是今年於國際期刊表的文章,第一項研究是建立一套雙語情緒詞彙,保留原有英文的情緒與語意,將其應用於中文,並證實其準確率、覆蓋率皆有顯著差異;另一項研究則是建立一個跨源主題模型,探討在全球化的情境下,如何得知不同市場主題的討論份量,以協助做後續的商業決策輔助。

資管 張家瑄介紹文字探勘的流程

公事的張齡友自身研究著重在政府長照政策下原住民的照顧服務,採用田野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發現原本部落中彼此互惠的照護,透過政府長照實施帶來文化權與社會權衝擊,造成照護員從倫理中的晚輩,變成領薪水的勞工。最後也期許此民族誌的研究能重新與傳統的文化做對話,成為覆轍原住民文化的催化劑。

公事所 張齡友著重在原住民照護服務的議題

人管的林玠妤提到系所擁有紮實的理論教學與師資背景,自身研究則專注於組織行為,然而本次分享主題是去年在台灣組織與管理學會(TAoM)獲得傑出研究獎的研討會文章,探討員工強迫式組織公民行為(Compulsory citizenship behavior)對後續行為之影響,有別於過往資料收集模式,此研究係透過每日經驗抽樣法,對受測者進行密集、重複施測,最後研究也指出主管應避免要求員工進行組織公民行為,而當員工完成組織行為後,主管可以給予感謝,員工更會自發性從事後續的組織公民行為。

人管所林玠妤經歷與研究主題

再聽完了五位博士生的分享後,徐士傑老師、紀乃文老師與王昭文老師總結了理論在各系所的應用,並針對本次分享中「情緒」一詞做總結,如財管-市場面宏觀情緒、資管-媒體評論情緒字彙、人管-量化受測者感受,也強調若能選用越原始的資料,其研究價值就越高。林豪傑老師則歸納本次研究議題的層次,並認為未來可以多舉辦此類型的活動,打破過去博士班專題課程(Seminar)分別進行的疆界,並組成團隊來完成研究。最後,楊淯程老師呼籲各位博士生需有一個專精的研究方向(Research identity),並思考研究主題的一般化與研究帶來的潛在價值。

論壇到了尾聲,老師與學生們進行Q & A 與自由交流的時間,整場說明會就在同學們熱烈的提問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資管所 鄭鈞   撰稿   / 管院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