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論壇:南台灣尋找兩岸向前動力(中評社)

2017-09-27/中評社

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同論壇與會者合影(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高雄9月27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由中評智庫基金會與台灣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思想者論壇“從南台灣看兩岸融合發展”9月26日上午在台灣藝術研究院舉辦,論壇由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主持。來自南台灣的專家學者分別就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兩岸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也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主持人、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中評社圖片)

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在開場白中表示,當前兩岸呈現官方冷、民間冷、學術也冷的局面,如何找到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的動力,值得兩岸學界認真思考。就以陸生來台來看,從今年開始全台的數額基本砍半,很多學校的陸生名額招不滿,其中南台灣高校受影響最嚴重。他呼籲,大陸不要放棄南台灣,應該更加注重對南台灣的經營,南台灣民眾很“阿莎力”,更加真誠、熱情、友善。未來希望能進一步推動南台灣與大陸的交流合作,讓兩岸關係中的南台灣角色能更加彰顯,兩岸交流與融合進一步深化。

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中評社圖片)

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兩岸關係嚴峻性已經眾所周知,尤其對於南台灣經濟發展造成很大衝擊,因此不能將兩岸問題看輕、看淡。林富男專門對兩岸關係提出七點看法:第一,台灣沒有能力獨立,因此台灣應減少沒有必要的挑釁;第二,台灣不會獨立,所以大陸應多包容台灣民主過程中所衍生的問題;第三,兩岸應保持多元交流與貿易;第四,台灣近年來對大陸人士來台製造了很多障礙,對此台灣應當自我反省;第五,大陸不必急著統一,不必急著定時間表,更不必急著解決台灣問題;第六,融合需要經濟生活合作、文化交融一致,希望大陸能讓台灣有機會參加“一帶一路”、亞投行等重大建設;第七,希望兩岸之間做到“四不”與“四要”,即不灰心、不放棄、不逼迫、不武統,以及要和平、要交流、要合作、要融合。

高雄大學講座教授王鳳生(中評社圖片)

高雄大學講座教授王鳳生認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形勢不止是冷,而且在往更冷的方向,連政黨之間的交流也都處於冷的狀態。但大陸對於南台灣民間交流還是比較歡迎,如果連這一塊台灣方面也要加以制止,很可能造成兩岸交流在產業、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全面停止,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現象。而就教育領域來看,“去中國化”現象也越來越嚴峻,最近審議高中國文課綱的文言文比例調降為35%—45%,年輕人距離中華文化越來越遠,教育界對此非常憂心。兩岸融合需要新思維、需要做到包容與整合,相對比較容易的是在經濟領域,因為經濟能夠帶來共同的利益聯結。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李清潭(中評社圖片)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亞太產經研究中心主任李清潭表示,兩岸從目前來看,是北京直接對台北,中間少了一個灰色地帶;其次,兩岸之間的關係少了模糊,北京用“九二共識”作為檢驗,可以很明確地判斷出現狀是前進還是倒退了;第三,兩岸的行政措施比過去十年都要更加頻繁,雙方的發言、動態、軍事,兩岸民間的觀光等都被當做指標來檢驗。但兩岸關係不能盲動,不能往彼此衝突和敵對方向走,從數字來看已有近三百萬、佔比七分之一的台灣人生活在大陸,這七分之一的交流、互動、就業、創業對兩岸發展有很大助力,因此儘管兩岸目前處於低潮,但兩岸融合是可以期待的。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中評社圖片)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表示,這一年半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似乎沒有像陳水扁早期採用大鳴大放政策引起兩岸動盪不安,但是形勢不穩定不亞於陳水扁時期,兩岸未來形勢會每況愈下,可能會呈現鬥而不破、僵而不武的局面,可能短期內看不到解決的方式。民進黨未來三年的兩岸政策,還是會維持在不挑釁、不示弱、不妥協上面,不挑釁就是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會比較低調;不示弱就是台灣對大陸的一些做法,比如斷交,不會示弱;不妥協就是蔡英文對兩岸政策的堅持不會輕易妥協。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辛翠玲(中評社圖片)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辛翠玲表示,雖然兩岸關係起伏,但在人的層面,人性善是兩岸的共通點,而在人性共同的善的基礎上兩岸有非常大的差異。面對差異應拋開幾個價值預設,如認為兩岸同屬中華文化,其實中華文化都只是兩岸多元文化價值中的一點。兩岸在政治、經濟、社會以及發展現狀等層面都有很大差異。因此兩岸融合發展要理解差異,要能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才能形成默契。她认为,真正的两岸融合是既能夠处理“同”,也能夠处理“異”,这样才是对台湾最好,也是对两岸关系最好的。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簡赫琳(中評社圖片)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簡赫琳認為,將兩岸關係建立在交易之上非常脆弱,兩岸在政治、經濟與公民社會的發展等方面都有巨大差異。此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上就是國共關係,沒有民共關係,沒有年輕人的關係,也缺乏對台灣公民社會的了解,民進黨、青年和NGO還是大陸不敢打的三怪。因此兩岸應當在差異中找到合作模式,九二共識已經非常遙遠,年輕人對此沒有印象,或許需要一個平台來形成21世紀的兩岸新共識。

中評青年訪問團團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聯絡部主任、副研究員林艶(中評社圖片)

中評智庫基金會聯絡部主任、副研究員林艶表示,兩岸融合發展是大陸在當前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為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張。兩岸融合發展所帶來的龐大的大陸市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為台灣青年大展拳腳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可謂“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台灣青年應該充分利用好大陸惠台政策對青年的支持環境,極早地搭上兩岸融合發展的快車,根據自身發展定位和需求選擇在大陸就業、創業,亦或者可以跟隨“一帶一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潮,選擇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國企業中工作,發揮國際化人才的優勢作用。

論壇現場(中評社圖片)

中評智庫青年南台灣訪問團一行於9月24日至30日期間,到訪高雄、屏東、台南、嘉義等地,舉辦第五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中評智庫思想者論壇,並拜會台灣藝術研究院、高雄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屏東大學、成功大學、中正大學等高校智庫,與智庫研究員及青年學者展開深入交流。

中評智庫青年南台灣訪問團團長為中評智庫基金會聯絡部主任、副研究員林艷,團員包括中評智庫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兼分析師金裕超、張爽、秦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