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院新進教師專訪-公事所張瓊婷老師 綠色幸福親善大使

一點一滴打造幸福城市的張瓊婷老師,去年剛進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新任教師,時常看到她臉上掛著陽光般的笑容,親切的樣貌使她與學生之間沒有距離感。

管院新進教師專訪-公事所張瓊婷老師 綠色幸福親善大使
管院新進教師專訪-公事所張瓊婷老師 綠色幸福親善大使

Open door及陽光般的笑容 讓你我之間無距離 
一點一滴打造幸福城市的張瓊婷老師,去年剛進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新任教師,時常看到她臉上掛著陽光般的笑容,親切的樣貌使她與學生之間沒有距離感。一走到老師的研究室門口就發現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老師隨時都開著門迎接訪客,藉由這種Open door的方式,能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互動的機會,更方便學生詢問老師問題。張瓊婷老師自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畢業後,發覺自己還想學習關於環境方面相關的議題,就申請了英國約克大學專攻環境經濟與管理深讀,在去年來到中山大學公共事務所任教,研究的方向與洪水風險分析、發展經濟學、快樂研究相關。

熱愛環境的外星寶寶為社會盡力 只為了創造更好的環境

張瓊婷老師在大學時主修經濟學,卻意外發現她對環境的興趣,談到中學時還自願擔任班上的外星寶寶,外星寶寶的工作內容就是做好資源分類,將各種不同的紙類、瓶罐類…等等分類,以前的分類也比現在來的更複雜,同是紙類卻有好多種不同的紙質差別。張老師熱衷於從事對環境有益的工作,同時覺得除了自身環境以外還不夠,必須擴及社區環境,張老師對於改造環境的使命由然萌生,透過深入實地調查、訪談與數據對話,讓她對於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國發所畢業後相繼到了中研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工作,期間旁聽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班的課程,在課程接近尾聲時,老師決定申請英國的約克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11年正值台灣發生納莉颱風、2000年英國約克世紀洪水,此時讓老師開啟了洪水的研究,而有助於她日後為英國環保署做的案子。博士班畢業後,老師到荷蘭代爾夫特的聯合國教科文水資源教育學院和馬斯垂克大學任教,發覺荷蘭人非常友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比較親密,反而與英國人相處比較有距離。她同時也感受到兩校學生的之間差異,前者思想較成熟,學生多來自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而後者有許多西方貴族學生,情緒表達較直接。不過,反觀台灣的學生,老師更感受得到學生的貼心與友好。

台灣便利性 抹煞幸福感 
張老師提及她注意到國外的綠地活動空間很多,早晨、下午隨時都可看到運動休閒的人,而反觀台灣則是一直蓋房子,蓋養老院,每人平均的綠地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標準。台灣是一個很便利的國家,將許多的天然山地濫墾濫伐,鋪上能行走的道路,方便車子通行,但同時卻抹煞了台灣美麗的自然環境,減少幸福感來源。台灣應該要善用自身所富有的資源,走出能讓自己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