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文章】「振興券」或是「三倍券」?名稱當然重要!(獨立評論@天下)

2020-06-03/獨立評論@天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陳世哲

經濟景氣不好,發放不同金額的錢讓民眾花費,目的是在提振景氣,但是這種錢該怎麼稱呼?有差別嗎?

美國曾經為了振興景氣,發放過兩次不同金額的錢給民眾。一次是在2001年,分別發了300、600、1,200美元給1億戶家庭;2008年又以同樣方式,發放了不等金額的錢。我國在2008年馬英九時代,也發過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近來因為肺炎的關係,我國行政院又要再度發放「1,000元換3,000元」的「三倍券」給民眾。

這些措施,無疑就是要民眾拿出來花,才能達到提升景氣的效果。但是這種錢要叫什麼呢?「振興券」,或是「三倍券」,有差別嗎?答案是:當然有差別。

在美國的經驗中,學者曾經為了如何稱呼這些政府發給民眾的額外補助進行過研究。其中最有名的研究是芝加哥大學教授Nicholas Epley的「退稅款」或是「額外紅利」(tax rebate or bonus)。Epley教授做了一個實驗,把學生分成兩組,各給予50美元。這筆錢是學校老師研究經費的一部分,來自學生的學費。其中,一半學生被告知這是「退稅款」,另一半學生被告知是「額外紅利」。一個禮拜以後,被告知「退稅款」的學生平均只花了9.55美金,另外一半認為自己領到「額外紅利」的學生,平均花掉22.04美金,兩組受試者有非常大的差異。

為什麼稱呼「退稅款」或「額外紅利」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反應呢?

行為經濟學有一個概念稱作「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意思是說人的心理存在一種帳戶,會將「不同來源、不同用途、不同形式」的錢,放到不同帳戶裡,每個帳戶的錢互不流通;而且我們對這每個帳戶的錢,也有不同的態度。從這個概念來談,如果這種金錢稱為「退稅款」,民眾多半會把它存在銀行,因為大家會覺得「退稅款」原本應該是自己的,政府只是把它退回來而已。但是「額外紅利」對民眾而言就像意外之財,更多人會選擇拿這筆錢去旅行、渡假、買平常不會買的東西。

發錢給民眾,當然是要刺激景氣,希望民眾能夠把它用掉,提升經濟。如果民眾只是把錢存起來,當然不符合刺激景氣的目的。儘管都發了一樣金額,但是名稱不同,在民眾心裡就會有不同的用途。

公司發放「獎金」和「薪資」,也是一樣的道理。員工會把它當成不同帳戶的錢來處理。不妨想想自己的經驗,平平都是錢,對你來說是薪資比較容易存還是獎金比較容易存?假如你一個月領取10,000元,第一種發放法是告訴你其中5,000元是薪資、5,000元是獎金,另外一種發放法則是9,000元薪資,1,000元獎金。哪一種你可能會花比較多?

獎金會被認為是額外的紅利,因此更有可能被花掉。相對的薪資則會被認為是用來養家活口,不會拿來隨意花費。所以老闆發錢給員工,錢是什麼名稱或名義,當然會影響到員工如何用這筆錢。

行政院發錢來振興景氣,這個錢該如何來稱呼當然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振興券」或是「三倍券」,如果民眾覺得拿到這筆錢有一種「意外之財」的感覺,效果應該會是最好。如果讓民眾感覺這是政府從我的繳稅款中退回來的,效果可能不會太好。政府確實該花點心思來想如何稱呼這個「券」!

不過,台灣人比美國人似乎更聰明的一點是:我們都不是直接發放實體的金錢,而是不同額度的「券」。不把「券」花掉,就是自己笨了!

儘管政府發一樣金額給民眾,但是名稱不同,在民眾心裡就會有不同的用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