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未來城鄉展 中山公事所提四大創新願景(中山新聞)

2018-07-05/中山新聞

【公事所提供】為鼓勵年輕學子關注台灣未來發展,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集結全國十所大專校院共同參與「2050未來城鄉計畫」,並於6月30日至7月2日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成果聯展。其中,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結合「公共政策分析」課程,關注高雄在地發展議題,針對「後勁煉油廠、能源發展、高齡照護、人本交通」四個面向出發,期許能提出更具前瞻性的創意點子,針對台灣未來發展提出政策性建議。

「2050未來城鄉展」現場展出青年學子對台灣未來城鄉規劃的藍圖和願景,吸引大批民眾聆聽觀看。本次中山公事所參展小組使用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Eugene Bardach政策分析八步途徑,尋找最適合的方案。例如打造老人長照村,以解決未來高齡化問題;為使身障人士搭乘復康巴士能更方便,建議與Uber結合,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除了人本關懷,也與在地事務連結,像是後勁煉油廠閒置土地的再利用,提出參考德國盧爾區博物館方式,保留現有機具,也保存當地城市記憶。還包括時下大眾關注的再生能源,期許未來社區能夠結合社區電網,達到自主發電的願景,避免大規模停電時所造成的損失與不便。

現今國際變動快速,台灣在未來將面臨更多挑戰,像是氣候變遷、科技的創新、長期照護等議題,都是台灣必須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也在開幕典禮上提到,台灣在2050年時人口老化、環境變動等問題都是瞬息萬變的,而科技的日新月異,都將對國土空間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重新規劃國土的工作,將會是台灣發展非常重要的環節。她也強調,城鄉落差是未來的重要議題,如何讓北部減壓,人口往中南部移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中山大學公事所所長郭瑞坤教授表示,學生可以藉由國土規劃的發想,將課程理論帶進實務,實際提出有益於台灣未來發展的規劃方案,真正落實公民參與。彭渰雯副教授也指出,政策的設計與推動都會對於人民造成影響,因此在制定的過程中必須要嚴謹的進行分析,找出所有影響可能因素,才能完全達成政策目的。

公事所學生陳采欣提到,在變動快速的時代,社會問題將越來越複雜,單一的政策將難以解決所有問題,必須找出問題所有可能的原因,並且深入了解利害關係人的真正需求,才能確實設計出符合大眾期望的政策規劃。

本次參與單位包括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中國文化大學都市計畫與開發管理系、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及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共十校十一系所。

(公共事務組編修)

2050未來城鄉展 中山公事所提四大創新願景
本校公事所學生說明展示內容
民眾參觀公事所展示主題說明
國發會陳美伶主委致贈中山公事所團隊感謝狀。左五為公事所所長郭瑞坤教授,右三為指導老師、彭渰雯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