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學者論兩岸交流融合(中央網路報)

2018-03-28/中央網路報

論壇現場(中評社攝)

以新時代•新挑戰•新作為為主題的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27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在下午的發言中,來自兩岸的青年學者就兩岸人員交流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評社寧波3月28日報導,台灣中山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博士李昶志表示,兩岸青年從小在不同環境背景下長大,生長的社會環境與教育模式全然不同,加上兩岸在過去擁有歷史的恩怨情仇,九零後的年輕朋友對於這段歷史或許沒有這麼深的感同身受,但對於未來,大有合作空間,畢竟兩岸青年同文同種,對於未來發展的合作空間,就優於與其他國家的青年合作上,贏在起跑線。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林子榮表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視野下,唯有鑄牢台灣青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引導他們將個人發展同國家、民族前途緊密結合起來。

林子榮說,民族學裡面關於民族認同存在巨大的爭議,一種是原生論,一種是工具論。現代民主國家裡面,都有一個國族在裡面支撐著,中華民族的概念從建國到十八大,都沒有被官方正式確認,這次修憲之後,中華民族也写進了憲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李國正認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操作策略與工作指標應該分為三個階段:階段一,分享機遇;階段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階段三,得其人,得其心。

李國正發現,在分享機遇方面,以台引台的成效突出;在經濟社會融合方面,青創基地有助於就業、實習台青進一步融入大陸經濟、社會;在偏好轉化方面,整體來看,藍綠板塊並沒有變動,親蔡雖然會轉親柯,但是未轉親藍。偏好蔡英文的受訪者的投票意向在2020年大學可能出現轉變,2016年政黨/候選人偏好親藍的受訪者仍維持原有偏好。

李國正認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有四方面的後續議題值得關注:發展面臨瓶頸;如何促進經濟社會融合;如何深化政治影響;台灣社會的觀感。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朱桂蘭表示,創建青創基地的目標是遞進的,這跟政策是一脈相承的,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融合,融合是一個大的宏觀概念,至少需要幾十年的發展才能做到融合。如果沒有退出這些優惠,大陸可能對台灣青年的吸引力會更少。朱桂蘭認為,大陸未來的制度優勢未來會慢慢顯現出來。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講師陳麟表示,台灣經濟發展緩慢,台灣八百萬勞工收到低薪困擾,亟需新的機會帶動普及式的經濟增長。大陸經濟發展帶來了經濟的擴容,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互惠平等的社會網絡,實現台灣經濟從融入到融合的發展。雖然融入和融合這兩詞很像,但是完全是不同層次。

廣西師範大學法學院政治系講師王孟筠說,很多台灣人在大陸工作使用的是台胞證,沒有放棄台灣護照,推動台灣人融入大陸的最大的推動力其實是政策輔助。王孟筠舉了自己的例子:我在廣西任教的合同、社保和大陸同事都是一樣的。對我來說,兩岸一日生活圈已經形成。

重慶兩岸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湛玉釗表示,現在陸配人數減少,跟大陸經濟高速發展有關。東南亞陸配人數增多,跟台灣企業轉移到東南亞有關係。90年代,有很多假結婚的陸配通過結婚去台灣,現在很多人都後悔了。

中華兩岸論壇協進會助理研究院李成蔭認為,不僅台灣選舉影響著兩岸關係,兩岸關係也同時影響著選舉,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是這樣情況下的一個產物。

對於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李成蔭認為,柯文哲現階段人氣高,是眾多媒體鎂光燈的焦點,這也使得他在台北市持續宣傳,因此他無須去顧慮是否要和民進黨再一次進行合作,就是放手選到底。對於國民黨來說,在民進黨的追殺、柯文哲夾擊下,國民黨確實有一定困難。民進黨的情況則複雜許多,蔡政府執政不力,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想要拿回台北市更是難上加難,同時也有是否再和柯文哲合作的問題。(閻光濤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