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求職壞時機? 「平時準備」應對關鍵時刻(中山新聞)

2020-06-11/中山新聞

【校園記者邱以慈採訪報導】正值職涯關鍵又逢疫情、經濟雙重打擊,天下雜誌報導近來畢業生有一半找不到工作,正式失業率高達20至30%。曾擔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主任的程蓓芬認為,疫情不會是找不到工作的主因,「關鍵的反而是個人平時的準備足不足夠」。她也呼應英國首相邱吉爾名言「不要浪費好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認為雖在疫情期間,但反而多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去學習新的事物。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今年2月成立職涯發展辦公室,提供各院學生履歷諮詢和模擬面試服務,程蓓芬過去在業界有人資和行銷多年經驗,針對學生求職諮詢,程蓓芬將求職拆分成履歷撰寫和面試兩階段給予建議。她舉一份被20幾家公司拒於門外的學生履歷為例,程蓓芬以公司角度直言「看不到亮點」,她點出求職履歷中學生常犯的關鍵錯誤,在於太常將履歷寫成個人故事,程蓓芬強調,很多時候並非是亮點不足,而是要撰寫出與投遞企業、職缺有直接關聯的故事和經驗。程蓓芬曾遇過一位英、日文都非常優秀的學生想要嘗試行銷領域卻處處碰壁,健檢履歷後才發現通篇皆是語言能力,卻沒有與行銷相關的內容。此外,學生若擔心沒有直接相關的實習或經驗,她建議可從校內舉辦活動為出發點,列出「職缺關鍵字」,藉此吸引人資注意。

程蓓芬引用著名心理學家約翰・霍蘭德((John Lewis Holland)於1959年提出的職業興趣理論工作適配(person-job fit),強調「企業不是要找最優秀的人才,而是要找最適合的人才」,此一概念便可套用於撰寫履歷和準備面試。程蓓芬提到,面試最基本的就是第一印象,像是衣服和禮儀等,也可訓練自己從30至60秒的自我介紹開始準備。她分享,在模擬面試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會重複提及履歷上寫的基本資料,她提醒,僅需思考「講什麼面試官會有興趣或眼睛為之一亮」,就知道如何在短短的自我介紹中成功行銷自己。

針對許多學生擔心面臨的Behavior Question 行為面試題,程蓓芬認為要善用「STAR」法則,她曾在面試時要對方舉實例說明自己為何適合擔任服務人員,對方從S(Situation情境)講到R(Result結果)讓她印象深刻因而獲得錄取。至於如果被問到「個人缺點」,她覺得不用感到害怕或緊張,這類的問題回答技巧就是在說完真實的缺點後,講述自己如何反省和調整,並將自己的學習扣回企業或職缺相關的人才條件,再次展現了與職缺連結的重要性。
(公共事務組編修)

中山管院職涯發展辦公室提供履歷健檢及模擬面試服務
程蓓芬擁有多年人資及行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