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人帶路 七種空間的人文故事(天下雜誌)

2016-05-10/天下雜誌597期/作者:趙曼汝

新興區/三餘書店 陪高雄尋回文化根

鄰近高雄市文化中心,在寬大的中正路上有一間近兩年最熱門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

三餘書店的五位創辦人之二:謝一麟(左)、童維辰(右)認為,三餘不僅是書店,更是推廣閱讀的空間。透過三餘,人人都可以去找尋屬於自己經驗的東西,文化與歷史就能在這樣的過程中被銜接、傳承。
三餘書店的五位創辦人之二:謝一麟(左)、童維辰(右)認為,三餘不僅是書店,更是推廣閱讀的空間。透過三餘,人人都可以去找尋屬於自己經驗的東西,文化與歷史就能在這樣的過程中被銜接、傳承。

前身是芭樂園,屋齡六十七年的獨棟老房子看來低調無華,卻隱藏著巨大的藝文能量。三餘書店自二○一三年十月開幕自今,儼然已成為高雄極具指標性的文藝聚落和在地品牌。

「好事情大家一起相揪來做,」三餘書店創辦人之一、自稱「鋼鐵黑手」的童維辰用台語熱情地說著。

從陳明章演唱會、農村武裝青年演唱會,阿朗壹古道反開發抗爭等,一群走在同一條道路上的人,因嘉義洪雅書房老闆余國信的一句玩笑話:「高雄百萬人口竟沒有一間獨立書店?」,而決定在這個網路書城、連鎖書店稱霸的時代,做起這個「不賺錢」的事業。這樣的心意,源自於對高雄的懇切關懷。

「這些年高雄的硬體走得很快,軟體(人的文化、消費能力)卻跟不上。就像是青春期,外表想去模仿大人,但內心還沒有轉過去,還在轉大人,」三餘書店創辦人之一、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總幹事謝一麟說。

一個城市的轉型與提升,文化尋根和滋養再生是必經的過程,三餘書店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人們到三餘書店,買的不只是書,更為了一份在地認同。

謝一麟說,關於選書的標準,「高雄相關的人文、文學、土地、植物等議題都是我們的核心。」,而其他書店少見的獨立媒體如《鐵道青年》雜誌,也是三餘的特色。

然而,將三餘定位在賣書卻又過於狹隘,因為文化的推廣與深度扎根當然不僅限於紙本。

「三餘其實真正在做的是閱讀的推廣,我們有很多元的陪伴方式,」謝一麟說。「陪伴」可以是電影、是音樂、是詩歌、是藝術、是建築、是旅遊,三餘可說是絲毫不設限。

「大家都想把這塊土地變得更好一點啦!」童維辰笑著講。

聽他們說話的同時,彷彿有光不斷在兩人的眼眸中閃動,讓人不禁相信,高雄沒有不變更好的理由。

*童維辰為中山EMBA-16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