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EMBA搶人戰 台校三招自救(中央社)

2015-12-31/中央社

逢甲大學EMBA 將課堂搬到中科園區,接近企業主和高階主管,學員才會源源不斷。圖為千人EMBA 校友回娘家日,有一家人都同念EMBA 的有趣畫面。(攝影者.程思迪)
逢甲大學EMBA 將課堂搬到中科園區,接近企業主和高階主管,學員才會源源不斷。圖為千人EMBA 校友回娘家日,有一家人都同念EMBA 的有趣畫面。(攝影者.程思迪)

如果我們將「高階經理人班」(簡稱EMBA)當成一個「產業」,當產業面臨需求減少、市場被中國搶去時,這群專教CEO的老師們,如何用策略,拯救他們的產業?

這是個內外交攻的戰局。在台灣,報名念EMBA的人數持續下滑,台灣大學與政治大學的EMBA錄取率已從初期的5%不到,提升到30%上下。

曾經,EMBA的「E」被戲稱是「Expensive」,是一張高學費、人脈含金量十足的「黃金名片」;現在,「E」變成了「Easy」,產業光環不再。

這群專門教CEO們轉型策略的老師們,現在,是如何突圍?

策略一:強化招牌特色

師大教時尚,成大拚在地化

一向負責培育師資的台灣師範大學,今年竟開專門教時尚的專班,教大家Prada與LV等精品在想些什麼。

台師大在校長張國恩主導下,增設管理學院。其還綜合台大、台科大師資與包括Prada/Miu Miu Taiwan總經理施利廉、法藍瓷品牌總監陳玉瑛等業界顧問團,開設全台第一所「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班」。

張國恩這樣想:台師大最強的是表演藝術、美術、音樂、體育等「樂活」專才,這也是未來台灣產業趨勢,「為什麼念設計的人一定要在國外取經,我們盤點各學院師資,讓人才留在國內就能跨界思考,走出差異化。」

逢甲大學與成功大學也主打自己「夠在地」特色,不跟台大、政大一樣,主打國際性的哈佛個案,而是主打在地案例,「南部地區以中小企業為主,且面臨企業傳承與轉型問題,」成功大學EMBA執行長蔡東峻觀察。

策略二:入門濃縮班

先搶人再分組,衝高報名率

政大還會這樣「養」生意。政大EMBA代理執行長邱奕嘉表示,每年他們先透過EMBA約2千名校友會成員宣傳,開設沒有學位、學分,以企業主為主的「創業主管理精修班」,入門門檻低,一天6小時的濃縮班,這讓他們至少招到上百位學生。這群人念出興趣後,有意願則再去念EMBA。

台大EMBA則開出針對創業需求的新路線。明年2月將開「創業實踐」課,由學生組隊找6~8個創業案例,再輔以10位業師和10位商學院學者共同輔導,從一開始的討論到案例實踐,最後打分數的是創投業者。

策略三:校友社群網

揪團運動聽音樂,黏著度深

過去沒有臉書、Line等社群工具,同學人脈連動關係頂多上下屆,但隨著EMBA發展逾20年,光台大EMBA連動人脈就超過上千人,若將商學院中的MBA也加入,人脈圈是上萬人起跳。

從台大、政大、逢甲、成大到中山大學等,這些學校的校友都不乏一起創業的案例。大至中山校友創立資本額達新台幣5千萬元的「西灣天使投資公司」,或者聚集資本3千萬元的政大「台安傑」,小到一起合資開牛肉麵店。

但這些策略足以讓台灣EMBA產業,具備足夠競爭力,因應對岸搶人戰?

跨出去是一致戰法。中山EMBA執行長林東清表示,已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開班,「東協論壇」已辦4、5年,鋪建台灣和當地台商「橋樑」,現在要的是如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台商外的企業主加入,準備一起招生「華裔領袖班」。

如台大EMBA執行長謝明慧所述:「沒有夕陽產業,只要產業太陽化。」雖然EMBA產業已逾20年,但這群老師們確實都看到重點:走出去,才是真正脫離小市場宿命的關鍵。(文/黃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