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線】陳世哲:該送員工禮物、禮券、或現金?

老闆說今年有2,000元可以作為員工年節禮金,該如何發?請人力資源經理研究下列三個選項:
(1) 2,000元現金
(2) 2,000元全家便利商店禮券
(3) 2張艾美寒舍下午茶餐券(等值2,000元)
如果你是人力資源經理,你會怎麼選擇?如果你是員工,你又會如何選擇?你最不喜歡那一項?送禮真能讓員工更努力工作嗎?
送禮是要讓員工開心
送禮是個人和企業常見的實務,但是教科書教我們的似乎很有限,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依據教科書所學,應該會發給員工現金,給予員工現金,員工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以自己運用。但是你可能錯了,大部份員工可能最想要第三個選項,艾美寒舍的下午茶餐券,而不是現金,更不是全家便利商店的禮券。為什麼?

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奚愷元(Christopher Hsee)教授在「別當正常的傻瓜」書中提到,「送禮不要問員工要什麼,要送那些員工想要去,但是又捨不得去或沒有藉口去,想要買又不能買的東西」。你可以想像,如果要員工自己拿出2,000元去艾美寒舍頂級餐廳喝下午茶,他們可能都捨不得,但是如果公司送下午茶餐券,員工會比拿到現金更高興,獎勵其實就是讓員工開心,送禮要送到員工心坎裡。

送禮在消除罪惡感
奚愷元教授的論點,有點像老闆在替員工消除罪惡感,讓我們試想一個場景,當你下班回家路上,經過一家高級服飾店,你走進去試穿了一件風衣,非常喜歡。等試穿後,你問店員,這件風衣多少錢,店員說5萬元,對妳而言,顯然超過的妳預算很多,你左拿右看,很難下決定,最後還是沒有買,悻悻然離去。到家以後,你老公比你晚一步回家,把你試穿的那件風衣買回來,他說,他下班途中,無意間看到妳在試穿這件風衣,好像很喜歡,買了想要給你一個驚喜。

這家服飾店允許7天內無條件退貨。請問妳會不會因為你老公買了這件風衣而責備他並拿去退貨?相信妳應該不會拿去退貨。原因是妳不願意買這件風衣,覺得太貴,買了以後會有罪惡感,但是現在老公買回來,老公幫你承擔了這份罪惡感,所以你可能還是覺得很高興。公司送禮物也是一樣,要送什麼禮物,老闆可以試想看看什麼禮物員工捨不得買,買了會有罪惡感,這樣的禮物對員工應該最感窩心,又能達到送禮的目的。
禮物比現金更能激勵員工?
德國波昂大學Sebastian Kube教授,以圖書館實際職場做田野實驗,請工讀生幫忙編碼書籍,工讀生的工作內容就是把圖書館新購買書籍的作者、書名和出版社等資料鍵入電腦,工讀生的績效衡量指標是書籍編碼數量的多寡。他們在校園徵求工讀生,每小時12歐元,12歐元是市場的工讀生雇傭行情,每人工作3小時,而且不再續約,3小時結束後雇傭就結束。他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實驗:
(1) 對照組: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元;
(2) 獎金組(Bonus):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有額外7歐元獎金;
(3) 保溫杯組(Bottle):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額外送一個精美保溫杯(價值7歐元);
(4) 精美紙鶴組(Origami)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額外送一個精美的日本紙鶴(價值7歐元)。
請問那一組工讀生編碼的書籍數目最多,績效最好?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現金是最好的激勵方式,也就是第二組應該績效最好,但是Kube教授所得到的結論卻很不相同,他們發現,第二組(獎金組)的績效比第一組(對照組)僅多出5%的績效,在統計上與第一組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第三組(保溫杯組)的績效比第一組高出24.5%;第四組(紙鶴組)的績效更高於第一組29.3%。這是顛覆我們認知的結果,額外的獎金無法激勵員工更努力工作,但是等值的禮物,竟然比獎金更有效。

這個實驗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禮物組(保溫杯和精美紙鶴)的績效優於獎金組甚多,但是如果問這些工讀生,他們想要禮物或是獎金,80%的工讀生都說他們選擇獎金。工讀生雖然喜歡獎金,但是收到禮物的績效卻比收到獎金的績效高,這真是耐人尋味的研究結果。奚愷元教授說,送禮時不要問員工要什麼,也不要給員工自己選擇,「有選擇不如沒選擇」。

要讓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嗎?
如果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只有7歐元,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工作績效和努力的程度?Kube團隊在上述的另外一個實驗,把7歐元的保溫杯價格貼在保溫杯上面,並口頭告訴工讀生,這個保溫杯價值7歐元,工讀生會因為知道保溫杯的價格而績效變差嗎?研究結果顯示,當工讀生知道保溫杯的價值後,他們的績效與不知道價格時是沒有顯著差別的,知道保溫杯價格組的績效還是比對照組的績效高出21%。工讀生不會因為知道保溫杯的價格而比較不認真工作。

但是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教授在不同的實驗研究發現,如果告訴員工禮物的價格,是會影響員工的努力程度,他發現員工如果知道禮物的價值,會依據禮物價格高低來決定工作努力的程度。如果是比較不值錢的禮物,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則員工會比較不努力投入工作。相對地,如果價格比較高的禮物,員工如果知道禮物價格,則會更投入工作。你會因為知道禮物價格而影響到工作的努力和績效嗎?

不送禮物或現金,改送禮券好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Joel Waldfogel教授有一本「禮物經濟學」的書,該書由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禮物,他認為送禮物是沒有效率的行為,他試圖計算「禮物的購買價格」和「收禮者心中對該禮物主觀的價值評估」之間的差距,他的結論是,收到禮物的主觀評估會比該禮物的實際購買價格低20%。美國每年聖誕節禮物的金額大概650億美元,在收禮者心中的價值卻只有520億美元,足足少130億美元。他問為什麼不給現金,而要送禮物呢?現金可以自己支配,收到的禮物常常不是自己所需要。

禮物由經濟學角度而言,是沒有效率的,但是,我們想像把聖誕節送禮物改為送現金,情人節的禮物變成現金,收禮者會是什麼感覺?送現金變成很俗氣又沒有誠意,在這種情況下,禮券因此應運而生,現在很多公司不送禮物也不發現金,而是發禮券,禮券是禮物和現金之間的折衝。
經濟學家由效率的角度來看禮物,其實忽略了禮物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禮物代表送禮者的一個「心意」或「友誼」,用心挑選的禮物是超越現金的價值。如果禮物、現金、和禮券三者來比較的話,禮券變成送禮者最不用花心思,又可以避開現金俗氣的一項選擇。但是禮券的效果應該比不上精心挑選的禮物,對員工所傳達的友誼和心意吧!

不要問員工要什麼,禮物在消除員工的罪惡感,讓員工開心!
該送員工現金、禮物或禮券,是一門學問,但不要迷信現金激勵員工的效果,進行挑選的禮物和適當的送禮時機,對於員工的激勵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送禮不要問員工要什麼,要送那些員工想要去,但是又捨不得去或沒有藉口去,想要買又不能買的東西」,「最好的禮物是能消除員工的罪惡感」,「送禮是要讓員工開心」。

此篇文章為人管所陳世哲老師受獨立評論天下雜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