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院週報(如果你無法觀看此電子報,請點選連結觀看網頁版本)
發行人:陳世哲院長  出刊日期:2018-05-31
關於管院社會責任報告書
* 陳世哲院長:期待管院成為一個兼具學術與社會企業責任的學院!
* 林新沛副院長:發揮酵母的作用,推動大眾對社會責任的關心
中山管院概況
* 管院組織與國際化概況
* 管院未來願景
治理與道德規範
* 管院治理方針
* 管院委員會架構與運作
* 管院內控機制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 管院內部利害關係人
* 【學生】組成分布
* 【學生】獎助學金
* 【學生】導生制度
* 【學生】實務學習與國際交流
社會參與
* 與你「童」在學英文 管院國際學程生前進國小回饋社會
* GHRM MBA組異國團隊 獲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領航計畫優秀隊伍
* 只有傻瓜才做社會企業!管院社企中心執行第一線輔導
環境永續
* 管院2017年環保政策
* ACT全球商管學程 邀你一起RE-THINK海洋環保行動
* 機車減量打造環保校園 「中山求外帶」午餐一鍵購

* 關於管院社會責任報告書

# 陳世哲院長:期待管院成為一個兼具學術與社會企業責任的學院!



文/管理學院院長陳世哲

大學教育的本質是在傳道、授業、解惑,但在近十多年來,大學的教育也開始必須關心「大學的社會責任」。我們常常聽到的是「企業社會責任」,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企業除了賺錢營利外,還需要考慮到企業對於環境資源和社會弱勢的保護和關注。同樣的概念運用在大學,「大學社會責任」便是除了老師教導學生、學生盡本分的學習外,學校機構也應該對於社會善盡責任,例如關懷社會弱勢族群、落實環境保護或者深入在地社區提供服務資源。

這幾年來,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善盡關懷社會的義務、致力於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如本院國際學程師生到社區國小英語與文化教學,提升社區學生的國際觀;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意競賽;為了節約能源,本院也在學校的支援下,全面把教室和辦公室日光燈更換成省電LED燈,用心營造永續發展的環境。

此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了解大學的企業社會責任,中山管院積極與社會勞工團體組織、環保團體、非營利組織交流,邀請相關人士來院演講並宣導CSR概念,藉以增加學生探究社會問題的契機,並期能共同發想解決方案,與管院一同善盡社會責任。

以上說明和本季刊內容只是簡單呈現管院的政策與措施,未來我們將會更進一步跟社區結合,善盡我們對於勞工、環境、弱勢、以及社區的結合。期待中山管院成為一個兼具學術與社會企業責任的大學學院!

:: top ::

# 林新沛副院長:發揮酵母的作用,推動大眾對社會責任的關心



文/管理學院副院長林新沛

十年前,我開始指導學生寫有關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論文。當時,台灣多數人對CSR的概念仍相當陌生。今日,台灣許多企業已紛紛定期公布它們的CSR報告書,連大學也開始發布自己的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一些知名企業更是對有關的人才需求若渴。因此,無論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力,或為善盡社會責任,或為以身作則,中山管院推動學院的社會責任,均責無旁貸。

但這又談何容易?坦白說,對多數接受過去商管訓練的管院同仁而言,推動社會責任並非熟悉事務,我們必須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學。因此,中山管院決定自本年五月起,定期發布院的社會責任報告季刊,一則以檢視自己的努力與不足,自我鞭策,二則以拋磚引玉,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指正與砥勵。盼望這份季刊可以發揮酵母的作用,推動大眾對社會責任的關心,並與中山管院一同努力推行。

:: top ::

* 中山管院概況

# 管院組織與國際化概況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中山管院或本院)創立於1984年8月,目前設立六個系所、三個院屬學程以及十一個研究中心(詳圖一)。


圖一:管院結構圖

經全院師生同仁的努力下,本院獲得多項國際肯定和殊榮,包括:(1)2005年成為全國第一所榮獲「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國際認證的國立管理學院,晉身全球前5%商管學院認證名校行列,並於2010、2015年連續通過AACSB的再認證; (2) 入榜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QS)2017-2018年的全球前50名年輕大學; (3) 自2007年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全球百大EMBA評比以來,共有9年入選百大殊榮,至2017年名列全球第69名,是連續四年全台唯一的入榜大學。

除了接受國際認證及評比外,本院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亦不遺餘力。目前有50多所國際知名的姐妹校,遍及美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2005年本院開辦全英語授課之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IBMBA),招收本地生與外籍生,並與法國翁熱高等商學院(Ecole Supérieure des Sciences Commerciales d'Angers)、奧地利林茲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Linz)等校設有雙學位學程,也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和奧地利林茲大學(JKU at Linz, Austria)共同辦理ACT 全球商管學程。後來開辦的人力資源管理全英碩士學程(GHRM MBA),也與英國諾丁漢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簽訂雙學位。此外,本院還每年開設50餘門以英語授課的專業課程,提供全校學生更多國際化管理教育的機會,增進學生的全球視野及多元文化經驗。

:: top ::

# 管院未來願景

本院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與時俱進,持續精進教研工作及調整願景。我們最新的願景是「在研究教學、創新創業及社會關懷上成為亞洲地區的領先學院」。為達成此一願景,我們積極培養領導精英,發展兼具理論價值與實務貢獻的知識,期能造福社會。我們致力於:
  1. 吸引優秀學者到本院,並提供協助其學術研究、教學創新、社會服務及國際人脈拓展之各項資源;
  2. 教導學生尖端知識與專業管理技能,並助其發展才華,成為海內外企業、政府部門或非政府組織中稱職負責的精英人才;
  3. 提供企業諮詢服務、產學合作或其他服務,促進企業、組織、社區的治理績效與永續發展。
在精英培育方面,本院透過多元教學、團隊合作、個案教學及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競賽活動,三十多年來培養出無數的領導人才。也透過國際交換學程及海外研習,提昇增進學生視野及國際競爭力。我們的校友遍布全國公、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且表現傑出;部分更在海外發展,在大陸、亞太及全球各地發光發熱。

:: top ::

* 治理與道德規範

# 管院治理方針

  • 中山管院教育及發展策略須經由系、院各級會議通過,其中,校方在部分議題如與教師權利義務相關、課程安排及系所學制增設調整案等訂有嚴謹的程序要求,以確保議題經充分討論,雖然如此,系所及院在策略與業務發展擁有自主權的。
  • 院長及各系所主管是依據本校各級學術主管遴選續聘及解聘實施要點遴選產生,並依據院務運作需要設置功能性單位,由各單位執行並推展各級會議通過之策略。

:: top ::

# 管院委員會架構與運作

依管院組織章程規定設置2個院務相關會議和5個委員會,定期開會並建立完整會議紀錄。
會議名稱 組成 功能
院務會議 當然委員:院長、副院長、各研究所所長、各學系系主任;
教師代表:由未兼任本院單位主管之專任教師互選產生。
共計15人。
議決院務重大事項。
主管會議 院長、副院長,以及各系(所)主管組成。 討論院重要行政事項。
教師評審委員會

當然委員:院長及各系所主管;
教授代表:專任教授代表。

本院教師之聘任、聘期、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延長服務、借調、出國講學、研究、進修、教授休假研究、年資加薪、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等事項。
課程委員會 院長、副院長、各系所學位學程主管為當然委員、校課程委員會管院代表、各系所輪派學生代表一名及院長邀請校外專家學者(含業界人士)一至二人組成。 覆審並查核各系所新開課程之審查要點項目。整合並協調不同系所類似課程,避免重複與資源浪費。審查院內跨系所課程。
司選委員會 由本院各建制單位助理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一名組成。 研訂本院各項全院性選舉之實施辦法。督導本院各項全院性選舉事務之執行。
院務諮詢委員會 本院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具名望之社會人士共計10-25人組成。 提供本院院務發展建議,提升本院學術研究與教學績效為宗旨。
經費稽核委員會 由院屬各單位行政主管以外之院務會議代表互推產生。 針對各項業務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查核及給予建議。

:: top ::

# 管院內控機制

管院院本部依據學校組織設置專人負責帳務、教師人事、教務課程、媒體文宣、總務庶務及電腦資訊等,提供師生高品質的教學環境及行政服務,經費運用部分設立內部控制機制,在採購、核銷等設置總務人員、會計人員,並規定「須事先通過預算提報再行核銷」之機制進行帳務內控;外部監督部分則自民國86年起設置院經費稽核委員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其職責為1)針對各項業務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查核;2)根據查核情形給予建議,除使教師代表明瞭院內經費運用情形,以利本院各項業務推展順利外,也具監督本院沒有任何違反法規事件的效力。

:: top ::

*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管理學院的學生、教師和行政職員是最直接受到本院組織運作與績效影響的內部利害關係人,而外部關係人則包含家長、本院校友(及其服務或經營之企業與機構)、本校他院系所教職員生、附近社區乃至社會。

:: top ::

* 內部利害關係人

# 管院內部利害關係人

本院現有學生2532人(其中188人為外籍生),教師90人,職員108人(含約聘65人)。本章節針對學生、教師和職員等本院內部利害關係人,報告我們如何與之溝通並落實對他們的責任。

針對院內學生,以下分述中山管院學生組成分析、管院和系所提供的獎助學金資源、關照學生身心的導生制度以及多元實習和國際交流的機會。

:: top ::

# 【學生】組成分布

本院現有六系所、三學程,包括:企業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財務管理學系、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IBMBA)和人力資源管理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GHRM MBA)。各系所分別設置學士、碩士、博士、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分布狀況如下:

表一、中山管院106學年度在學人數(括號內為其中外籍生、僑生人數)
學士 碩士 在職專班 博士
企業管理學系 357(27) 214(3) 80(4)
資訊管理學系 200(12) 109(1) 87(0) 28(4)
財務管理學系 218(14) 93(5) 55(0) 20(3)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38(0) 71(0) 27(0)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72(5) 65(0) 46(8)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70(9) 48(0)
企業管理系醫務管理碩士班 53(0)
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 25(0)
IBMBA英語碩士學程 121(52)
GHRM MBA英語碩士學程 62(40)
電子商務與商業分析數位學習碩士專班 26(0)
亞太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47(0)
EMBA(含CSEMBA) 249(0)
總計 775(53) 857(116) 699(0) 201(19)

:: top ::

# 【學生】獎助學金

管理學院獎助學金
為協助經濟弱勢的學生繼續求學,本院積極向校友及業界募款,其中,管院自2010年起由院長發起、向本院EMBA畢業校友募款設立「薪傳助學金」,迄今已幫助120名同學;同時,管院亦提供多項獎助金開放學生申請(詳表二)。此外,為協助因突發狀況陷入困境的學生,院內教師更主動捐款籌設「管理學院愛心基金」,讓這些學生能站穩腳步、安心就學。過去十年,此基金已幫助25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為鼓勵學生積極出國交流,本院訂有辦法獎助參加英語文能力公開測驗(例如托福和雅思)獲優良成績的學生。另對參加企業實習的學生,學校提供學生保險,部分實習單位也提供實習薪資和食宿津貼。

表二、管院提供之獎助學金
獎助學金 目的 每年名額
管理學院薪傳學海圓夢國際交流獎學金 為提升本院學士與碩士級學生出國交流意願,拓展其國際觀,並促進本院國際學術交流學習之目的,特訂定本辦法。 視實際申請人數
管理科學學會高雄市分會管理學術獎學金 為激勵管理學術研究,培育高級管理專業人才,特訂立本獎學金設置辦法。 2
管理學院菁英博士生入學獎助學金 為鼓勵優秀及具有研究潛力學生就讀博士班,並配合本校「菁英博士生入學獎 助學金辦法」,特訂定本要點。 視實際申請人數
財團法人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為鼓勵成績優異之學生就讀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特訂定中山管理 教育基金會獎學金辦法。 10
管理學院薪傳助學金 為濟助家境清寒之在學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依 國立中山大學校務基金自籌收入收支管理規定,特訂定本院薪傳助學金辦法。 16
財團法人友友錦祿教育基金會獎助學金 為獎助家境清寒、家庭突遭變故,不畏逆境,勤奮向 學之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並期成為助益社會之人才,進而將感恩、關懷之心延續回饋社會。 5
鍾金福先生紀念獎學金 為獎助家境清寒與突遭變故,勤奮向學之學子順利完成學業, 並期成為助益社會之人才,進而將感恩、關懷之心延續回饋社會。 2



系所學程獎助學金
除了管院所提供之獎助學金外,各系所亦設有其他獎學金供學生提出申請(詳表三),並於過去五年期間幫助許多學生減輕就學負擔及拓展國際視野。如:企管系共獎助37名學生、資管系共獎助24名學生、財管系獎助62名學生、公事所迄今補助3名同學赴國外大學進修、人管所於2013年至2015年間,每學年度提供12名考取學生獎助學金,而為促進國際化並獎勵就讀本校之外國學生,IBMBA及GHRM MBA此兩個英語學程更於2017年起與本校國際處配合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外國學生獎學金」,合計共補助了16名外籍學生。本院及各系所提供之獎助學金,迄今已嘉惠上百名之學子,希望藉此帶動認真向學的風氣,並給予同學實質的鼓勵及幫助。

表三、系所提供之獎助學金
系所 獎學金
企業管理學系 1. 企管系前程文化優秀獎學金
2.企管系吳峻誠紀念獎學金
3.企管系學生赴國外大學交換獎助辦法
資訊管理學系 1. 資管系教師回饋獎學金
2.陸生獎助學金
3.梁炫堂先生紀念獎學金
財務管理學系 1. 財管系系友會助學金
2.財管系學生急難救助實施辦法
3.財管系獎勵研究所優秀陸生獎學金辦法
4.財管系「子成與多美獎助學金」
5.財管系鼓勵學生參與財金競賽獎勵辦法
6.財管系博士生獎助研究申請辦法
7.財管系「李建強教授獎學金辦法」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公事所「國際交流獎學金」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頂新康師傅集團及人管所提供學生助學金
IBMBA 與國際處配合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外國學生獎學金」
GHRM MBA 與國際處配合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外國學生獎學金」

:: top ::

# 【學生】導生制度

在輔導學生方面,本院於各系所設有導生制度,關注學生的身心和學習狀況,適時地提供支援和輔導。本院更設有學習品質保證中心(Learning Assurance Center, LAC),負責評量學生學習成效,並會將施測結果告知管院、系所和學程以作為改進課程教學的參考。透過此評量及改進機制,力求學生的知識及能力可符合本院五大學習目標(倫理與社會責任實踐、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業知能和全球視野)。

:: top ::

# 【學生】實務學習與國際交流

為增進學生對實務及未來職場的認識,本院長期積極安排企業(尤其是校友企業)提供學生實習機會。自2011年起並與新光銀行合作,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獎補助。

為增進學生國際視野及國際就業能力,本院更為學生提供至22個國家交換學習的機會,這些國家遍及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共55所管院姐妹學校。其中本院更與法國馬賽高等商學院(KEDGE Business School)、奧地利林茲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Linz, Austria)、法國翁熱高等商學院(Ecole Supérieure des Sciences Commerciales d'Angers, France)、紐約大學韓國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Korea)、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及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SA)簽訂雙聯學位。除了正式的交換學制,學生亦可參加短期海外研習計畫,由本校教師開設短期出國研修課程,為期7至14天進行海外學術課程教學及企業參訪見習,全程以外語進行。院方補助部分機票、簽證費及保險費等。每年寒暑假,部分姊妹校還會提供優惠或是免費名額讓本院學生參加課程。

:: top ::

* 社會參與

# 與你「童」在學英文 管院國際學程生前進國小回饋社會

社會企業責任逐漸被社會重視,除了業界以此模式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外,更期望透過扭轉營利思維的方式對社會做出貢獻進而改變公共政策。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學程響應相關議題展開系列活動與課程,透過實際操作讓學生身歷其境體驗此商業模式的運作。管院國際學程學生會為鼓勵人力資源管理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GHRM MBA)和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IBMBA)的學生以自身專業回饋社會,5月1日組隊前進鹽埕區光榮國小與四年級小朋友進行語言、文化的教學。

「Thai Cha Cha」組由(IBMBA碩一的文翊嵐(Irene)和林郁軒(Linda)、GHRM MBA碩一翁子凌(Ploy)和菲利浦(Jan-Philipp)組成,主打和小朋友從遊戲中一起學習泰國文化和德語。Irene、Linda運用遠端視訊和當天在桃園代表中山出賽、來自泰國的Ploy與孩子互動,介紹泰國獨特的文化和節慶;而德國籍的菲利浦則運用自身優勢,用最道地的發音教大家用德語打招呼,小朋友學習力很強,一下就上口,還爭相上台表演示範呢!


「Thai Cha Cha」帶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


「Thai Cha Cha」GHRM MBA翁子凌藉由視訊和孩子們分享泰國文化

「Sherry’s Bing」組則是「身體力行」教導小孩身體部位的英文單字,透過自行設計的雪寶剪貼遊戲,讓小朋友分組互動,並透過小禮物激勵大家踴躍回答問題,最後更帶著小朋友走出教室,全班到操場活動筋骨,讓課程更添活力。這組成員包含IBMBA鄭語萱(Sherry)、GHRM MBA李嘉榮(Kevin)以及財管系的黃貫華(Rolnaldo)和羅得佑(Roy),來自不同學程的他們有著共同的信念,就是能運用自己所學和專長、盡自己微薄之力去回饋社會!


「Sherry’s Bing」組教導小孩身體部位的英文單字


「Sherry’s Bing」團隊帶大家到操場活動

第三組「Western Lemon」隊名很特別,由來自法國的周子健Alexis(IBMBA)、台灣的戴良如Laureen(IBMBA)和日本交換生大和徹朗Tetsuro Yamato組隊,他們說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成員都有在世界各地長期生活的經驗,雖然有著東方臉孔,但在思維、個性、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上,卻融合了東西方特色。這組以日常食物為主題,除了單字教學,更帶著孩字動手做法是可麗餅--小朋友必須要正確地以英文說出配料名稱才能加入指定。玩中學、學中玩的方式深獲大家好評,也讓學習印象更深刻。


「Western Lemon」隊與孩子合影


參與學生合照

一天活動下來,小朋友們和國際學程學生從陌生到打成一片,直說希望哥哥姐姐們有機會可以再去授課。各隊也以影片紀錄活動,歡迎認同他們的師生大力分享、按讚喔!
「Thai Cha Cha」影片連結
「Sherry’s Bing」影片連結
「Western Lemon」影片連結

:: top ::

# GHRM MBA組異國團隊 獲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領航計畫優秀隊伍

管院人力資源管理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GHRM MBA)的黃瓈葳、林鴻怡、荷蘭生王賢俊和德國生Jan-Philipp組成「Team SCR」參加財團法人中鼎教育基金會(CTCIEF)和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CCS)主辦的「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CSR)領航計畫-春季行動」,提案成果獲選為優秀隊伍,並給予獎學金一萬元。本活動期望藉由台灣學生和國際學生組隊,激發出多元、創意的社會企業企劃。

參賽隊伍需於初賽時提交對於社會企業責任的了解和創意執行想法的資料,經過書面評審後,選出12組入選團隊繼續參加有關CSR和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課程培訓,並獲得指定國內知名績優企業個案來進行後續企劃,最後於決賽上,針對個案企業的「創意 CSR 作法」、「企業優勢分析」和「個案企業 CSR 作法與績效展現」進行報告與評審。

「Team SCR」順利於初賽脫穎而出進入課程培訓,本次課程培訓由安永會計事務所、遠東百貨、國泰金控、遠傳電信、台積電等企業代表授課,希望藉由業界專家的經驗傳授,提高大家對於社會永續觀念執行度的了解。「Team SCR」成員表示,這些分享道出了許多夢幻企劃案執行上會遇到的困難,很多時候即使花了大把的經費,卻不見得有相對應的成效,如何從公司的角度出發,為社會、環境盡一分心力,就成了除了營利外最重要的課題。

決賽則於5月19日於中鼎集團總部大樓展開,「Team SCR」團隊被指定的企業為EY安永會計事務所,在報告中隊員不但清楚介紹了安永的公司背景與經驗,還做了SWOT分析,針對優勢以及機會提出了詳盡的社會企業責任創意企劃案。其中更涵括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4、6、14、15項,分別與個案企業的高中生職涯體驗營,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現有活動結合,用簡單和輕鬆的方式付諸行動。決賽隊伍共有來自台灣9所大學院校、17國共44位台灣生和外籍學生參加,「Team SCR」表現優異獲得優秀隊伍獎項。

林鴻怡表示,此次活動收穫甚多,不但有機會一窺企業的做法,還接觸到了聯合國制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從學術到實做,了解如何學以致用。如同CTCIEF董事長暨CCS理事長,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總統特聘無任所大使簡又新所言,千禧一代年輕人和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前輩們對事情已經有不同的見解,所作所為不再是圍繞著經濟,事不宜遲,年輕世代是時候貢獻社會,為環境奮鬥,對地球展現愛!

本次競賽獲獎名單:臺灣科技大學CHC Bubble Tea隊榮獲第一名;臺北大學鳶飛三角湧隊及成功大學JIGY隊榮獲第二、三名;優秀隊伍分別為中山大學Team SCR隊、交通大學VEGA隊、政治大學A Whole New World隊、淡江大學Lagom隊、淡江大學Voice for Justice隊、臺灣大學CWE(CROSS WORLD ENVISION)隊、臺灣科技大學Green Future隊、臺灣師範大學藍色多瑙河 Blue Danub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https://goo.gl/WEP4VJ
※官方新聞:http://www.ctcief.org/page.aspx?SID=311


「Team SCR」獲優秀隊伍,左起林鴻怡、黃瓈葳、荷蘭生王賢俊和德國生Jan-Philipp


與他隊合影


活動大團照

:: top ::

# 只有傻瓜才做社會企業!管院社企中心執行第一線輔導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社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簡稱社企中心)自101年成立,由中心主任、財管系鄭義教授主持,以研究創新、社會責任及經濟產業發展的角度,透過整合跨領域資源,解決社會議題,改善社會生活環境品質,提升人民生活福祉,達成建構社會企業(SE)的目標。

「想像一個光譜,一邊是營利事業、一邊是非營利組織(NPO),如果企業在營利以外想要回饋社會或是NPO在財務上想要獨立(75%以上自給自足)時,兩者就會向光譜中間移動,而這個中間就是社會企業的概念。」簡而言之,社會企業就是一方面要保護環境、解決社會問題,一方面也要藉由營利讓企業持續成長,兩項須兼具,比一般企業營運還要困難。正因如此,鄭主任有感而發「只有傻瓜才做社會企業,但沒有傻瓜,我們的社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

鄭主任指出,社企中心的任務包含開設課程、舉辦論壇以推廣企業社會責任(CSR)概念和培養年輕人對於參與社會企業的熱情;執行政府、企業委託計畫,進行台灣社企發展研究和企業診斷,為其做策略性CSR計畫諮詢;做為匯集資源的平台,第一線輔導「新創」社會企業或是協助企業和NPO「轉型」成為社會企業;提供現存社會企業金融財務管理支援,助其成長茁壯、永續經營。


中山管院社會企業發展中心鄭義主任

社企中心扮演資源平台角色 協助社會企業「兼」守三重底線

在實際輔導成為社會企業的任務中,中心扮演極重要的平台角色:個案資源盤點、媒合外部資源,並使其持續營運。鄭老師說,社企中心輔導過的案子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失敗就是企業吹熄燈號,成功的也只能說此刻仍在營運中,未來是枯萎或更加茁壯也很難說。」對一般營利企業來說營運的底線只有一條:獲利(profit),然而社會企業除了獲利還要兼顧社會性(people)和保護環境(planet),肩負三重底線(The Triple Bottom Line)的擔子也就更重了。「想要做社會企業的人都有一顆熱心,但一顆熱心不會使其獲利。」鄭老師直言,這也是經營社會企業的難度所在。

老師首先舉了新創SE的個案「貓耳朵城市音樂」為例,在多年前第一次教授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的課堂中,有一位音樂系校友和二位財管系學生想要創業,他們一方面想要穩定的收入(營利),一方面用音樂專才回饋所在的城市(社會性),期望市民在日常中也能提升音樂素養,進而改變生活。

鄭老師從與他們深談構想、協助分析市場,到引導出可以推廣音樂的實際做法(如在遊艇、愛河觀光船上演奏現有或自創的在地歌曲;開設音樂賞析班;舉辦音樂節等),過程中也安排如中山校友早餐會和EMBA企業主會面等場合進行表演和簡報,加上同時申請其他創業計畫案,因而獲得了一些執行經費。「只是做的總比想的困難,在地歌曲資源少、與遊船廠商合作談不攏…種種難關克服不了,公司也就收起來了。」老師補充說,企業經營需要多方具備,領導者、團隊、市場以及持續面對解決問題的強大能力。


貓耳朵城市音樂

善用外部資源 有效對應社會企業需求

社企中心至今成立五年多,第一線輔導過許多團體、企業,做為一個媒合平台協助個案資源盤點、連結外部資源(資金、人才、技術、市場),再到與國際接軌,在在期望個案發展都能更強大。鄭老師說,前期沒有花很多心思去找企業資源,但藉由在EMBA課堂或校友聚會與許多企業主談天,發現他們都很有意願將部分企業獲利投入公益。在一方需要支持、一方願意投入之下,「如何有效對應企業資源與社會企業?維持穩定長期的支持?」是社企中心輔導成立SE的重要關鍵。
從被低價收購到自產自銷 為個案建構實驗型SE 改善農民生活
老師也舉了幾個「牽線」成功的例子,分別是「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和「飛夢林家園」。屏東三地門地磨兒部落長期串聯德文、達來部落資源,提供舞蹈、歌謠展演、社區導覽等服務,一方面想改善原鄉居民生活,一方面也致力維護原住民文化。其中,德文出產的咖啡豆品質優良口碑佳,但時常面臨盛產時期被不肖業者低價採購,再混入品質不一的進口豆以高價賣出,農民的獲利不足以提升生活。於是,社企中心積極分享訊息,導入社會企業概念,為其規畫整體財務與行銷專案。後來獲得校友康敏捷(EMBA-10)的支持,爭取到國際扶輪社全球獎助金,加上個人自籌和部落集結資金,將部分基金運用於培育課程、咖啡硬體器材添購、包裝設計、媒體行銷活動等,2016年1月30日也正式成立了「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產自銷,至今運作順利、成效頗佳。


地磨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外界資助成立


康敏捷(左一)、鄭義主任(左二)與EMBA校友至地磨兒參訪
個案外展業務增 輔導成立合作社解決人力調度困難
「椰子園」則是社企中心輔導「轉型」的案例,椰子園本身是財團法人,服務項目從養護中心、居家服務到食物銀行不斷外展,但是除了法規規範,一例一休更增加了人力調度的難度,因此社企中心輔導其成立「合作社」:聚集工作性質相同的人士,彼此分享資訊、分攤業務,並能使人力調度更具彈性。除了維持社會服務的穩定提供,身為合作社員工也較有生活保障。


中山社企中心輔導椰子園成立合作社,與蔡秀蘭主任(右)討論
居中牽線引入資源 中輟生變烘焙大廚
位於屏東潮州的「飛夢林家園」本身有善慧恩基金會的支持,照護20多位10-15歲的中輟生,在孩子屆齡必須離開家園時,更特別開設青年咖啡廳,讓他們繼續學習基本工作能力、經營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同時還能有個人收入。有一次因為中山陽光關懷協會創會會長張鴻熙(EMBA-17)主動詢問協會可以貢獻的地方,中心便牽起這條線,在三方討論適切的作法後,由協會捐贈整套廚房設備做為孩子考取烘焙、中餐證照的練習,也另提供獎學金給考取證照的學生。張鴻熙曾分享,「孩子本身積極努力,在餐飲領域做出好成績,時常收到孩子做的麵包,真是吃在嘴裡,甜在心裡!」鄭義老師則表示,作為中介連結付出與努力,不論成果價值都是雙贏!


高雄社會局姚雨靜局長 頒發飛掦協會及飛夢林學生獎學金

輔導社會企業 成敗在「人心」

最後如同前述,輔導有成功也有失敗,鄭老師綜觀這些年的輔導過程,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人」。創辦人要對,團隊要對,中心成立之初曾與一農業團體合作,帶入很多資源幫助其成立公司,但在雙方信任度不高的情況下,推動變得十分困難,後來就不了了之。相對的,若團體領導人具有熱情和前瞻,且都樂意嘗試社企中心所提供的專業建議如制定新政策和培訓人員,也會配合做外部推廣活動的話,社會企業的成立或轉型就相對容易成功許多!

:: top ::

* 環境永續

# 管院2017年環保政策

節能省電
自106年3月至4月起,管院大部分公共空間、辦公室及教室傳統燈管汰換為LED節能燈管,並於同年9月份再檢視後,已全面更換為LED照明燈具,由下圖顯示節能效果十分良好。


管院年度電費圖

垃圾分類與回收
中山大學自106年6月開始施行垃圾不落地措施,管院立即配合在新管及舊管一樓各裝設了木製造形垃圾桶,並區分一般垃圾及回收垃圾。經過前幾個月的宣導期,未依規定隨地丟垃圾的情形已幾乎不復見,管院裡裡外外不只恢復整潔的環境,教職員生也會主動進行垃圾分類,一同為我們生活的地球盡一分心力。


垃圾不落地

 

:: top ::

# ACT全球商管學程 邀你一起RE-THINK海洋環保行動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ACT全球商管學程日前邀請非營利組織「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Danial Gruber和黃之揚蒞院演講,他們發起多場淨灘活動,去(2017)年更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希望號召更多重視環境保護的有心人一同改變環境,值得一提的是,Danial更是中山管院的校友。

來自於美國夏威夷的Danial Gruber曾經就讀中山管院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IBMBA),因為熱愛海洋,跑遍台灣海岸卻發現這些地方正面臨極大的環境災害,他旋即將改善海岸環境的企圖化為行動,2013年和志同道合的黃之揚、黃品璁創辦了RE-THINK,利用課餘時間發起單車環台淨灘活動,良好的理念獲得2000人次的響應,也包括曾召集IBMBA同班同學一起到旗津淨灘。

黃之揚則有感而發說,「台灣擁有美麗的山與海,但是人們卻常常以危險之名阻擋孩子去欣賞。缺少了這個連結,大家對環境的維護意識就降低了。」因此RE-THINK致力於透過行動教育、網路倡議,讓台灣人正視環境現狀、重拾與環境連結、改變生活型態,目前已進行65場淨灘活動,累積超過14000參與人次,共清理全台海岸垃圾高達35000公斤,他們除了以行動改善周圍環境的外觀與品質,也藉由大大小小的教育講座和與知名Youtuber「台客劇場」合作,推廣減塑、淨灘等環保行動,讓改變的聲音在各地傳唱。

分享完RE-THINK的創立理念,兩位創辦人進而談到創業的層面。他們說,近年越來越多創業者選擇創立以回饋社會為主要目的的企業組織,透過社會服務獲得營收讓公司可以繼續營運,「我們也希望能盡量不靠政府補助,以業務收入和捐款為主要收入來源。」他們也說雖然Re-think不算是社會企業(比較偏向非營利組織),但是組織核心是一樣: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意識到台灣海洋污染的嚴重性,並起身加入改變的行列。

這次由ACT課程安排的分享,不僅讓同學知道台灣的海洋污染情形,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可以透過行動(成立組織、號召群眾、動手淨灘等)來改變社會問題的理念。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張英迅同學表示,他從來不知道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會有那麼多挑戰,而他們透過行動以及與Youtuber合作的方式也讓他印象十分深刻,「讓環境議題離自己更近了一點。」

授課老師李佳蓉也表示,很開心能夠邀請到一個實際運作的非營利組織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在年齡相仿的狀態下,大家更能理解創業者是需要多大的勇氣,也相信同學能透過這次的分享中獲益良多。

了解更多RE-THIN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ethink.tw
網站:http://rethinktw.org/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前排右)與Daniel Gruber(前排中)與ACT全球商管學程同學全體合照


Danial Gruber也是中山管院IBMBA校友


黃之揚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意識到台灣海洋污染的嚴重性,並起身加入改變的行列。


李佳蓉教授(中)致贈禮品感謝講師精彩分享

:: top ::

# 機車減量打造環保校園 「中山求外帶」午餐一鍵購


中山求外帶APP

梅雨季不想出門買午餐?想去校外覓食卻苦無交通工具?叫外送又總是不成團?現在就向「他們」求外帶,讓你以上煩惱都不再!由產學處支持、黃三益老師指導、資管系和中文系學生團隊研發的「中山求外帶(TakeOutPlz)」APP,以午夜12點後線上訂餐、隔天中午12點於行政大樓、萊爾富前站點取餐的方式,除了解決師生的日常煩惱,更期望大幅減少每日進出校園車次,降低機車廢氣和CO2排放量,營造環保校園環境,對於哈瑪星地區也能藉由學生集體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中山求外帶」團隊由中文系大三林欣儀、資管系碩二柯成春和大四的林瑞原、許紘齊、郭庭妤組成,組長林欣儀主要負責概念發想和行政聯繫的工作,她說一開始是參加中山創新育成中心舉辦的校園創新設計提案競賽,獲得冠軍後需將提案企劃落實執行,後來藉由指導教授資管系黃三益老師轉介找到了現在的團員,「從程式撰寫、LOGO設計、中山SSO資料庫連接、伺服器管理到API介面他們都能包辦,有他們在讓我對APP的產生非常有信心。」


中山求外帶APP團隊成員左起:柯成春、郭庭妤、指導老師黃三益、林欣儀、林瑞原


中山求外帶APP團隊成員左起:林瑞原、柯成春、許紘齊、林欣儀

「求外帶」目前與學校周圍6間餐廳和1間飲品店簽約合作,中山師生職工可於每日凌晨12點至上午10點15分訂餐,數量達到門檻即成團,店家會於中午12點將餐點送達校內站點,並於12-13點開放領取。負責店家聯繫和培訓工讀生的許紘齊表示,很感謝店家在APP還沒有雛形可以展示的時候就願意和他們合作,「執行一週後為店家創造15000元的收入,至少他們可以放心了。」他笑說。


行政大樓站點


萊爾富站點

日前「求外帶」於Google play和ios APP Store開放下載,一上線便衝進新進APP下載排行榜冠軍,近一個多月的營運以來,會員數已達1000多人,搭配抽獎、折扣5元等活動,單日訂單更時有突破,衝破200份大關,郭庭妤指出,有別於個人代購,「求外帶」不額外收取手續費的優勢更能增加使用者的黏著度。除了訂餐功能之外,APP也提供學校周圍的大眾交通工具資訊,如高雄市公車到站時刻、校園公車時刻表和CityBike、Urda電動機車站點車輛數,增加師生使用大眾運輸進出校園的便利性,以期同時減少機車流量。


中山求外帶使用會員分布圖(截至511


團隊每日追蹤機車流量數據

然而,好成績的背後都是每個團員不眠不休的投入,林瑞原說,一開始接這個案子以為就寫寫程式很簡單,真正開始做才知道「很有事」。雖然大家各有專業,但因為人力、時間都有限,往往要身兼數職或是隨時待命分擔業務:他除了處理資料庫使用和APP介面調整,也是LOGO設計師。負責管理伺服器的柯成春也補充,「半夜聽到系統機器人發來的bug通知也要跳起來處理,但也好在雖然這次寫這個APP都是新的技術,但我們都有預先做一些偵錯的後備機制,才能即時將問題解決,讓APP運作順利。」此外,針對APP使用中山單一簽入系統(SSO)做為辨識使用者身分的帳密資料庫,團隊特別指出因APP的智財權屬於校方,使用也受合約保護,師生可以不用擔心資訊外流的問題。


儘管團員專業背景不同,但會積極溝通取得共識


檢視營運成果


資管系黃三益老師親自和團隊討論進度

林欣儀表示,團隊要做的不只是製作APP,更像是一個公司,「在這期間學到最重要的是離開自己的領域,將以前的不擅長變成專長。」中山求外帶於五月中正式營運,他們也不忘感謝陳英忠副校長認同這個計畫、產學處在研發經費上的支持,以及黃三益老師在開發與執行上的建議。對外做好服務、對內穩固和簡化流程是目前的目標,未來也不排除擴充線上支付的功能,避免棄單問題同時減少人力支出。還等什麼?一起下載「中山求外帶」:
Google Play
ios

:: top ::

若有任何與本刊內容相關的意見,歡迎給予我們回饋,信箱:media@cm.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