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院週報(如果你無法觀看此電子報,請點選連結觀看網頁版本)
發行人:陳世哲院長  出刊日期:2018-12-07
治理與道德規範
* 道德規範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 【家長】
* 【校友】
* 【實習機構】
* 【社區】
* 【政府單位】
* 【產業】
社會參與
*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公事所走入農村展現成果
* 校友企業家帶路 從實地參訪中看企業營運和CSR實踐
* 用心深耕 創新農業 南臺灣跨領域中心在農村實踐公益轉型
* 母雞帶小雞 百年社區綻放新活力:都發中心壽山居民培力計畫3年成果豐
* 【公事所】「企業社會責任」整合學程
環境永續
* 【公事所】「永續管理」微學程

* 治理與道德規範

# 道德規範

將倫理觀納入課程
為使本院學生更深入瞭解倫理概念,本院特訂定「倫理觀與社會責任實踐」為五大學習目標之一,各系所亦配合此目標開設相關課程如下。
系所 開設倫理相關之必/選修課程
企管系 倫理、領導與決策
資管系 商事法
財管系 倫理與法律
公事所 倫理與衝突
人管所 企業倫理管理
行傳所 資訊素養與倫理
IBMBA/GHRM MBA 企業倫理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企業倫理管理
EMBA/CSEMBA 企業倫理與公司治理
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倫理
 

研究生畢業門檻-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
自 104 學年度起,本院研究生皆須修習「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並通過課後測驗,未通過者不得申請學位考試。未來亦將加強大學部學生的學術研究倫理教育。

倫理行動諮詢委員會
為提升本院倫理、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發展(Ethics,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簡稱 ERS)之教育與服務工作,本院特聘請校內外專家 5 至 9 人組成「倫理行動諮詢委員會」,並由副院長擔任召集人。校外專家涵蓋勞工權益、消費者權益、環保與社會關懷等領域之社會公正人士。委員會每學年至少召開一次,討論系所及學程每學期所提之 ERS 推動成果、服務推廣及執行情況,並提出進一步建議,以下陳列105及106學年度本院根據委員會建議所採取的措施:
委員會提供建議 管院實行措施
與NPO/NGO簽訂合作備忘錄以輔佐教學 與NPO/NGO簽訂合作備忘錄,請其就ERS相關議題推薦專家學者協助本院教學,目前已簽訂之組織如下:
1.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2.台灣公平貿易推廣協會
3.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4.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
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各系必修課程 1.2016/10/27大學部必修課程「行銷管理」邀請公平貿易推廣協會講師吳律德先生蒞臨演講,主題:公平貿易與環境正義。
2.2017/04/20大學部必修課程「商事法」邀請消基會講師黃家豪律師蒞臨演講,主題:學生常碰到的消費爭議類型-以短期補習班及健身中心為案例。
3.2018/04/27大學部必修課程「商事法」邀請薛西全律師蒞臨演講,主題:消費者保護法介紹。
加強環保相關措施 1.將管院所有公共空間、辦公室及教室的傳統燈管汰換為LED燈管,節能效果十分良好。在本院出版CSR報告書後將定期公告院用電量的變化。
2.管院現已統一採購、使用再生衛生紙。
3.管院於新管及舊管一樓各增設一般垃圾桶及資源回收桶,教職員生皆主動進行分類,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研究計畫應對社區及社會有具體貢獻 1.管院目前已有多位老師進行與社區相關計畫,如本院公事所彭渰雯老師(哈瑪星社區發展)、郭瑞坤老師(偏鄉服務)以及吳偉寧老師(六龜之災害研究)等。
2.本院財管系鄭義老師於2012年成立「社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與社區連結公共議題,並結合國中小學校長召開座談會,宣導社會企業責任和環境永續之落實。
3.在經濟永續方面,本院資管系吳仁和老師承接工研院計畫,以發展中山大學成為台灣南部產業智庫為期許,位企業轉型或產業研究提供建議並影響政府政策。
 

論文原創性檢測
本院是本校最先採用  Turnitin 系統進行論文比對的單位。目的在於檢查學生論文是否有引用不當或是與其他文獻過度類同,以提升學生作業及論文的原創性,避免有意或無意的抄襲。所有管院研究生在論文口試及離校前皆須繳交系統比對結果給口試委員及指導老師確認。

本院於104學年度起採用此系統,隔年的論文相似度已由13%降至11.2%,至今亦維持在11%左右。
Turnitin的論文相似度檢測結果
學期 人數 平均值 中位數
104學年下學期:105年2月-7月 297 13.0% 12%
105學年上學期:105年8月-106年1月 54 11.2% 11%
105學年下學期:106年2月-7月 291 11.7% 11%
106學年上學期:106年8月-107年1月 95 11.1% 12%
106學年下學期:107年2月-7月 321 11.5% 11%

:: top ::

*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管理學院的學生、教師和行政職員是最直接受到本院組織運作與績效影響的內部利害關係人,而外部關係人則包含家長、本院校友(及其服務或經營之企業與機構)、本校他院系所教職員生、附近社區乃至社會。

:: top ::

* 外部利害關係人

# 【家長】

家長通訊
為使家長更瞭解學校並放心子女於中山之生活,本校於每學期初定期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促進家長與校方的直接溝通。此外,本校學務處諮職組亦定期發行家長通訊,主動告知家長校內相關訊息,本院亦利用此通訊作為與家長溝通渠道之一。

*中山大學家長通訊參考網址:http://ccd.osa.nsysu.edu.tw/files/11-1039-4160.php?Lang=zh-tw

導師制度
本院各系所均設有導師制度,每一位學生皆配有導師,導師除了必須瞭解學生學習及生活情形,也會輔導學生之選課規劃、在校生活及生涯發展。若遇學生緊急事件或於在校期間有任何問題時,導師亦會協助處理,並隨時與家長保持聯繫。

而本院為鼓勵優良導師,特訂定「優良導師獎勵辦法」。以企管系王致遠老師為例,王老師於擔任導師期間輔導學生課業、生活、各類活動盡心盡力,對於學習異常的學生,他也會主動介入作為學生及家長間之溝通橋梁,曾經有學生表示志趣不在商管,他便出面協助與家長溝通,並輔導學生重新考去有興趣的科系;王老師亦曾協助生病的學生規劃課業,並偕同輔導老師、系主任與系上同仁幫助該生進行心理輔導,也多次親至家中拜訪,協助家長與該生的心理調適,最後家長更是親自寫信感謝他對孩子的協助和探視,並在父母徬徨無助時撫平了他們焦躁不安的情緒。老師對學生的投入也在在讓他獲得院級和校級的優良導師獎項。

:: top ::

# 【校友】

中山大學校友會
為服務及聯繫校友、增進校友情誼,本校設有中山大學校友總會、分區校友會(高雄、台南、屏東、台中、台北、澎湖)、海外校友會(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美西),本院亦積極配合校方,定期更新校友資料及協助聯繫。

中山管院校友會
除校方成立之校友會以外,本院及下屬系所均設有校友會,且有專責人員負責相關業務,為校友提供最佳服務,而管院也積極辦理許多活動以加強連結與校友間的情誼。

資訊傳達《中山管院電子報》每兩週發行一次,發送對象包含院內教職員和校友,除了讓校友持續更新母校近況外,也能讓校友掌握第一手學習資源和活動資訊。

經驗傳承中山管院創設至今三十多年,已累積一萬六千多名校友,校友們對在校學弟妹的關懷也從不間斷,因此管院籌設了「薪傳助學金」與「薪傳講座」,一方面透過「薪傳助學金」照顧經濟弱勢學弟妹,鼓勵他們更勇於追求夢想。另一方面「薪傳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名人進行經驗分享與傳承,過去曾邀請過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中鋼前董事長鄒若齊、前統一企業總裁林蒼生、知名作家蔣勳、洪蘭蒞臨演講,提供校友持續吸收新知的機會,校友皆可免費參加!

媒合交流管院於校慶或校園徵才等大型活動會開放校友企業認購攤位,提供其企業曝光平台及工作媒合機會。許多業界校友也被聘為本院兼任教師或業界導師,於課堂上教導學生實務經驗,並帶領學生參訪企業。此外,管院亦借重校友豐富的經歷,邀請擔任本院院務諮詢委員和系所的課程外審委員。雖學生已畢業,但管院仍與校友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著作出版自2016年迄今,由本院積極促成及協助籌備,EMBA畢業班與出版社合作,將自己創業歷程與經營智慧出版成書。這些書──《傳承‧承傳》、《平凡的力量》以及《築夢的堅持:15位創業家的追夢之旅》──均獻給學校,不僅作為畢業的感恩獻禮,也深具傳承學弟妹意味,此亦為國內EMBA之創舉。

聯誼活動每年本院都會舉辦如新春酒會、校友回娘家、院長盃高球賽等活動聯誼師生及校友間感情。本院校友會活動歷年來以EMBA校友參與最踴躍,近年其他系所如企管、資管、財管、醫管、人管、公事、行傳等校友亦越來越積極共襄盛舉,兩大國際學程IBMBA和GHRM MBA的校友更不落人後,更會特地從國外回來參加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山人管所舉辦「25週年所慶暨研討會」,當日近三百位人管所師長及校友返校參與。此外,本院國際學程在IBMBA開辦11年、GHRM開辦4年後,於2017年6月成立「管理學院國際學程校友會」,同年7月舉辦了首屆聯合校友回娘家活動,吸引三十多名校友參加,致力強化校友情感、增進彼此合作、協助學程發展。隨後在10月份辦理北部校友聚餐,數十位校友與學程主任及行政團隊齊聚一堂,分享近況聯繫情誼。

:: top ::

# 【實習機構】

學生實習平台
實習是銜接學校與職場的重要橋梁,也是促成學用合一的關鍵。為此,本校學務處諮商與職涯發展組特邀請有志於建立實習制度的企業,成為中山大學學生實習計畫的企業夥伴,並建置實習媒合平台。校方亦設置給學生及企業填答的滿意度調查表,藉此瞭解學生於企業之服務表現及工作態度,同時關心學生實習狀況。

管院實習制度
配合上述校方的實習相關服務,本院各系所皆有辦理學生實習相關活動,例如實習分享會,請實習過的同學分享經驗,以利事前培訓職場禮儀及工作態度,讓同學於進入企業實習時能更快進入狀況,更能為公司帶來效益。在此以本院將實習制度融入學習之兩個系所舉例說明如下。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本院人管所將實習制度設為學生畢業門檻條件之一,除課堂學習之外,還規定研究生須於暑假期間至企業實習二個月,針對該企業面臨的問題做深入的研究及探討,並提出解決之建議方案,供企業體參考。此舉可使學生發揮在校所學,企業亦可以最經濟之方式解決問題,節省成本。而在實習結束後,人管所亦會公開舉行成果發表會,邀請實習對象的企業主管及企業界人士參與,交換意見。此舉除可磨鍊學生的簡報能力及臨場反應外,亦可將實習研究之成果分享給參與者,有利業界發展。

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本院財管系繼去年與玉山商銀合作後,今年再與台新銀行合作,開辦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合作期間銀行提供寒暑假全時間企業實習,讓學生更早體驗職場環境,畢業之後立即進入銀行服務,無縫接軌。此舉亦能讓企業領先其他同行發掘優秀人才,減少新進員工磨合期。

:: top ::

# 【社區】

地處哈瑪星社區內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對於社區營造及發展不遺餘力,時常透過工作坊邀請多方利害關係人,傾聽社區居民的想法並針對社區需求解決問題。未來本院亦會擴大開放哈瑪星地區周邊居民參加本院及各系所舉辦之活動,並給予活動補助。管院對於社區的發展除了鄰近的哈瑪星與鹽埕區外,更是拓及至高雄數個農村以及偏遠地區,將資源及影響力發揮至最大效益。

中山求外帶APP
由本院資管系黃三益老師指導、產學處支持,並由資管系和中文系學生團隊研發的「中山求外帶(TakeOutPlz)」APP,只在統一團購餐點進入校園,以期大幅減少學生每日進出校園車次,降低機車廢氣。此舉除營造了更環保、健康的校園環境外,更因為特別選擇與學校周邊6間餐廳和1間飲品店優先簽約合作,也增進了這些業者的營收。

社區商家互動
本院資管系的徐士傑老師透過產學計畫,為鹽埕區商家設計打銀體驗課程。藉由不斷觀察客人的動態和親自體驗,反覆模擬顧客的感受進行修正,使整套課程流暢、舒適,輔佐了在地社區產業。而徐老師所開設的「服務科學、工程與管理課程」,除了讓學生從系統層面瞭解服務導向架構外,更藉由將同學分組協助改善店家服務,實際解決在地店家的問題。而學生所選擇的店家對象則是囊括諸多產業,如:餐飲業、旅遊行銷業及社區藥局等。學生於期末報告提出方案讓店家評估,部分提案也被店家實際採用。

農村社區活絡
本院公事所特別鼓勵所上學生走入高雄的農村社區,關心城鄉發展議題,每年由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從認識農村開始,實際瞭解社區發展需求,再和社區一起設想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公事所曾協助的農村有燕巢區金山社區、大樹區龍目社區、旗山區南新社區、旗山區糖廠社區以及旗山區大林社區。學生實地進行社區資源調查,與社區居民對話瞭解發展困境,無論是農產品行銷推廣、社區觀光導覽資訊及特色社區的營造等議題,學生都曾協助社區將現有的資源進行盤整,並透過文案撰寫與社群推廣、製作導覽摺頁、辦理農村體驗活動或拍攝影像紀錄等各種方式,將農村的各種面貌呈現給社會大眾。而為能持續關注高雄社區永續發展,今年更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回到上述學生曾實習過的社區,善用大學資源協助地方解決問題。

偏鄉資訊教學
中山資管系開設「資訊與社會」課程,安排學生們至小學短期服務體驗。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社會服務學習,分別到高雄市梓官區蚵寮小學、偏鄉地區的茂林區茂林國小或桃源區桃源國小教授三堂課程。此課程除了讓學生實際感受地區資源的差異外,更可讓這些偏遠地區的學童有機會可以接觸資訊科技,享有更多元的學習資源。

:: top ::

# 【政府單位】

本院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教育部會依據相關法令對本院的教學、研究、招生等進行監督、評鑑與指導。除此之外,2016及2017年管院各系所與中央或地方政府單位的合作案件中,六成以上的案件與南部地區政府(台南、高雄 、屏東)相關。例如,管院的社會企業發展中心與勞動力發展署合作推動社會企業計畫;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承接教育部的計畫,在高屏偏鄉社區深耕,發展地區特色、家園築夢計畫;公事所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推動公民參與計畫,讓市民參與討論與提案。

另在政府的委託下,管院經常協助授課並規劃相關課程,替政府培養人才,例如國際人才培育中心及人力資源管理所之教師,在台北、台中、高雄支援國際人力資源、國際行銷、領導力等課程。管院教師亦為中央政府單位、地方政府單位、公營企業提供諮詢或顧問服務,例如擔任獨立董事、審查委員、召集人等。

:: top ::

# 【產業】

在2017年,本院分別在電腦軟體有關產業、製造業、教育業、金融業、醫療等相關產業耕耘,透過教師們的專業與各產業中的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合作內容包含企業的顧客滿意度調查、電商人才研究、工作績效表現等,亦有金融企業至校園內演講(財管金融講堂),使學生可以與業界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獲得實務經驗,演講者亦能將實務經驗回饋至學術界。

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
隨著政府與產業致力於數位金融的發展, 2017年管理學院與台新銀行成立「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部分課程由台新銀行或金融業界講師授課。講師們可依企業需求,透過課堂時間教給學生相關技能。此外,學生的畢業論文由本院教師及台新銀行的講師共同指導,銀行可在學生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從學術的觀點切入實務工作,從不同觀點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導入新的制度。

外籍優秀青年來台短期蹲點計畫(TEEP)
本院配合教育部啟動TEEP,自2015年起每年招募並培養10-20名國際MBA學生,透過台灣資深顧問的指導與帶領,這些學生們得以參與「國際顧問諮詢專案」(ICPT)。雖然專案時間只有兩個月,但企業參與計畫時,不同文化及專業的國際學生無疑為企業與員工帶入多元的觀點、不同的國際化體驗,資深顧問從旁指導更為專案及企業增添附加價值。企業在參與ICPT計畫時,不僅獲得國外市場策略的建議,也替企業提供找尋國際人才的管道,例如一位布吉納法索籍學生在完成專案後,隨即由公司雇用為正式員工。

:: top ::

* 社會參與

#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公事所走入農村展現成果

2018-09-12/中山新聞

【公事所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9月10日於高雄旗山區大林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檸靜的夏天─青年啟檬時代體驗營成果展」,呈現師生與大林社區合作推動的成果,提供社區未來遊程規劃建議,並首播本次雙方合作過程的社區紀錄片。

公事所師生每年都會與高雄在地社區共同進行社區實習計畫,今年與旗山區大林社區合作,藉由舉辦青年參與社區營隊,成功創造各地青年學子與在地社區居民的連結,讓參與同學與社區民眾共同集思廣益,協助社區產業發展、推廣相關產品,以及社區遊程規劃的設計,為社區留下永續發展成果效益。

成果展透過精彩簡報與影片,讓與會嘉賓了解青年團隊與社區的成長過程,從初期接洽、深入社區踏查,直至帶領來自全台灣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農村體驗,並且透過「社區願景工作坊」蒐集青年創意想法。中山公事所團隊彙整實踐成果,製作成社區導覽地圖摺頁,提供社區未來遊程發展參考;活動的尾聲則由學生透過紀錄影片述說參與社區實習的蛻變,獲得社區居民的熱情讚賞。

參與本次實習計畫的青年團隊代表劉佳融表示,本次參與獲益良多,感謝這樣的機會認識大林社區,這個夏天,「和阿公阿嬤們相處的回憶會跟著我們一輩子」,也希望真能協助社區事務。大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宜錦茂則代表社區表達對於年輕人進入社區的感謝與感動,也希望未來學生們還能夠繼續進入社區,回來看看社區的長輩。旗山區公所社會課課長林靜芳欣見學生與社區的合作成果,現場也邀請旗山其他社區居民到場,一同聽取中山大學與大林社區成功的合作經驗。

中山大學公事所郭瑞坤所長指出,中山大學一直都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並且最後也感謝社區願意給予學生學習的機會,並且給予許多協助,公事所為實踐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的推動目的,今年連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107年度青年參與社區營造推動計畫」及旗山區公所「旗山區青年返鄉工作計畫」,讓青年學子有機會了解社區真實情況,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幫助社區。

(公共事務組編修)
青年參與社區成果影片:https://youtu.be/DJXeZ3gm1kM


大林社區理事長代表居民感謝公事所團隊


公事所所長郭瑞坤感謝社區提供青年參與機會


社區長輩閱讀青年製作導覽摺頁紀錄大林社區風貌


青年參與社區行動圓滿成功


青年團隊代表劉佳融同學成果分享簡報


青年團隊張庭嘉同學上台分享社區實習收穫

:: top ::

# 校友企業家帶路 從實地參訪中看企業營運和CSR實踐

走出校園、參訪優質在地企業、連結畢業校友,在中山管院的課程可以一次做到!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於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由陳世哲院長及公事所蔡錦昌助理教授開設「企業交流與社會責任實踐」課程,強調讓同學實際走入企業與優秀的EMBA校友互動,藉此了解企業經營策略與其社會責任如何實踐。

第一堂課邀請床的世界副總經理陳英傑(EMBA-13)演講,透過許多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例說明企業社會責任(CSR)的重要性,並鼓勵同學們要「Dream Big」。接續課程則前往中信造船、中鋼公司、運錩鋼鐵和舊振南四家企業參訪,並聘任校友擔任業界教師和同學分享企業經營和其CSR的實踐。


陳世哲院長與床的世界陳英傑副總(右)合影

企業主管親自分享 傳授最核心經驗與理念

中信造船的參訪由韓育霖副董事長(EMBA-8)向師生分享近年來中信造船的經營模式和社會參與的做法;在中鋼參訪時,則由郭新進副總經理(EMBA-9)講解中鋼在內銷、外銷市場的發展策略,也提到中鋼在環境保護面向的諸多努力,師生更有機會參訪廠區,觀察製作鋼圈的過程。

運錩鋼鐵顏德和董事長(EMBA-18)也在為兩岸業務奔波之餘,專程回來親自帶領師生參觀廠區及介紹其自動化設備,並與夫人葉美雲(EMBA-19)一起分享公司經營的心路歷程及回饋社會的具體作法;「用心做好該做的事!」則是舊振南李雄慶董事長(EMBA-6)在團隊參訪時和大家分享的理念,他特別強調品牌經營的重要,並闡述食品道德、環境永續、社區影響及漢餅文化作為其CSR實踐的具體例子。


管院師生參觀中信造船廠區


中鋼郭新進副總介紹該公司環境永續措施


運錩鋼鐵顏德和董事長(說明者)向師生介紹廠區設備


同學於舊振南體驗手作鳳梨酥

建立長期校友連結 體會企業文化與企業家精神

「企業交流與社會責任實踐」首次開課修課人數爆滿,包含來自企管系、財管系、資管系及其他學院的同學。經過一堂演講和四次企業參訪,企管系一年級陳芊蕙同學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舊振南漢餅文化館製作鳳梨酥,不僅體驗到舊振南秉持的手作精神,也從參觀綠色建築中看見他們對於CSR的實踐。同系級的林渥樺同學則是對運錩鋼鐵顏董事長的親力親為的誠意、謙虛的態度,以及願意和晚輩交流的心感到欽佩。


舊振南李雄慶董事長(二排右二)與師生合影


左起運錩鋼鐵顏德和董事長、陳世哲院長、葉美雲學姊和蔡錦昌老師

同行參訪的課堂助教王妙如(人管所博士生)認為,本課程能鼓勵同學對於創新創業的想像與嚮往,認知到要以比別人更認真專注的態度經營自己的品牌和定位,也要在行有餘力時也要回饋社會,幫助弱勢,在堅持品質下兼顧環境永續。

陳世哲院長表示,透過開設企業參訪課程,可以讓同學實際了解企業經營的理念、策略以及如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同時又能建立EMBA的校友和在校生長期的連結,期望同學們可以效法校友們認真經營企業的精神以及回饋社會的用心,進而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方向!


中鋼郭新進副總與師生合影


陳世哲院長(右)、蔡錦昌老師(左)與舊振南李雄慶董事長(中)合影


陳世哲院長與中信造船韓育霖副董事長(左)合影

:: top ::

# 用心深耕 創新農業 南臺灣跨領域中心在農村實踐公益轉型

為促進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2016 年5 月16 日由高市府、工研院、中山大學共同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由本院資管系吳仁和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中心任務旨在進行台灣南部產業調查研究,對市場需求和技術水準進行盤點,以期協助產、官、學、研跨領域技術合作,解決以往學研單位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脫節的困境,引導南部產業高值化發展。


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吳仁和主任

吳仁和指出,根據2015 年農委會統計農業產值與產量,南高屏三縣市可謂全台農業產業發展重心,然而,農業所得低連帶影響農業就業人口的投入和技術引進等缺乏,「這也是全台灣農業產業發展困境的縮影」。有鑑於此,中心提出「新興科技創新營運模式發展之研究—以新農業為例」整合計畫,以南台灣為示範地,從創新技術、管理與營運模式、社會實踐三個面向的子計畫切入探討分析,期望成功推動台灣農業創新創業,提高農民所得並提供青農回鄉誘因。


南臺灣跨領域中心與農民進行農產品加工事項輔導

本計畫共區分為三個子計畫,分別為「台灣農產品新生產加工技術重點發展計畫(創新農科技術)」、「新興科技與新農業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營運模式)」和「新興科技與新農業創新生態系統之社會影響及精進方案建構(輔導農業社區進行生態系統改造)」,根據各計畫專業需求,延攬管院、社科院與他校相關科系教師一同參與。


新農業計畫提出的去中間化農產生態循環系統示意圖

價值鏈去中間化 資源共享共創價值

台灣傳統農業,農民負責農產品之栽種與採收,採收後的農產品必須經過層層的流通環節,依靠在批發、零售等大中小盤商收購並分銷至各通路,經過輾轉的運送過程後才會送至消費者手中,有時也會因時間與距離的因素,導致產品的不新鮮、損耗,進而大幅降低其價值。本計畫期望建構一個平台生態系,將傳統農業價值活動專業化解構,在各步驟中透過科技予以強化或加值。


自然果鋪農友採收新鮮鳳梨

以清洗加工為例,子計畫一針對大氣電漿殺菌與高壓殺菌技術研發,協助農友農產品清洗、加工提升一級產品品質;以品牌行銷銷售為例,子計畫二陸續與農友協同建構官網(給魚)並共同經營社群行銷,中心希望不僅給與即時性的幫助,更能幫助農民製作產品履歷、設計/經營粉絲團、官網、商城、品牌以及社群行銷等,提升農友們對科技使用的能力(給釣竿+捕魚能力);最終目的希望能結合政、產、學、研、需求端(消費端)的能量,共同建構友善大地的平台生態系(永續魚塘),使農民能在農村就能生活(不須在都市當農民工),讓農村永續。

吳主任表示,中心也期待志願團協助整合具企業社會責任 (CSR)之企業、支持友善農作之企業、組織或個體等,來建構平台生態系(魚池),先推動C2F (Customer to Farmer),讓青農能先有部分的計畫性生產,以穩定其收入,並由子計畫三實踐農村復甦,透過區域經營、休閒觀光等創造正向循環。


芳林芭樂農園鄭宗林農友


農友陳章信種植有機火龍果和無毒蜜棗檸檬

此計畫首先將場域鎖定於高雄東九區及屏東185縣道(沿山公路)兩大區域,為了支持友善大地的理念以及對消費者的健康承諾,執行團隊嚴格把關參與農友,要求其所生產農產品必須經過有機或無毒認證,並具備友善大地理念並勇於接受新思維等素質。截至2018年11月,已有約30位秉持對土地的情感,堅持使用對土地友善農法耕作的農友自發性加入生態系。「農村創新、公益轉型」是此計畫的中心理念,期以「去中間化」的公益轉型模式,讓農產品供應鏈變成一個透明、閉環的生態系統,目前已與其中6位青農協同合作社群行銷;與台東大學跨校合作為3位青農建置官網;幫助1位青農進行二級產品加工並已進入銷售階段。

此外,在8月份C2F的操作中藉由電子商務平台和實體通路整合,讓農友和消費者直接接觸,實踐計畫性生產概念,為5位農友創造約98萬銷售額。吳主任表示,「此計畫就是希望訓練農友和現代科技對接,轉換傳統閉門造車的做法為每個生產步驟加值,並在透明化的生態系中共享資源,即使中心團隊抽離後,農友們也能彼此合作運作產業鏈。」

中心團隊與電商平台南農電舖洽談農產上架合作事宜
中心團隊與電商平台南農電舖洽談農產上架合作事宜

好計畫 我投入! 中山EMBA校友CSR企業以行動支持農友

為幫助有理念農民開拓銷售通路、安心生產,中心也積極尋找重視CSR的民間企業合作,其中更包含許多中山EMBA校友企業的主動投入,如舊振南李雄慶董事長(EMBA-6)、育華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瑞國董事長(EMBA-3)、鈦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劉榮添總經理(EMBA-20)、巴巴事業黃烱輝董事長(EMBA-14)、雷科股份有限公司鄭再興董事長(EMBA-6)、中信造船韓育霖總經理(EMBA-8)、沅水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劉信陸董事長(EMBA-9)等。

鄭再興董事長表示,他一直很鼓勵年輕人創業。當初從吳老師得知該計劃是以一個整合平台有系統的協助農民生產及銷售農產品,並能幫助在地農民生活及提高青年回鄉務農意願,因此立即響應支持。其實,雷科長期以來也以辦理如中低收入戶學童寒暑期營隊、淨山、慈善畫作義賣、清寒獎助金、管院EMBA中心整修計劃捐款等各種方式來回饋母校和社會,「雖然之前也向個別農民買過農產品當作親友贈禮,但可以藉由一個計劃,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都能幫助到農民的方式還是頭一次!」


農友以柴燒烘焙金鑽鳳梨加工製成果乾


農友自釀果醋、鳳梨醬,經屏科大檢驗無添加防腐劑

吳主任指出,校友們不是直接出錢採購水果禮盒,而是在了解這個計畫理念後,認同並決定以具體行動幫助小農,「我們誠摯的感謝EMBA學長姊用行動支持『農村創新、公益轉型』的理念」。中山的校友向來熱心回饋,這次回饋的對象轉移在高雄經濟發展的根基-農業上,不僅直接幫助農民,更與中心一起參與建構平台生態系(永續魚塘),扮演驅動需求的重任。對中心來說,他們是計畫得以落實、農村社會創新與價值創造的目標得以實現的第一批支持者,藉由他們的行動登高一呼,一定會激發更多企業以這種方式幫助地方發展。

「未來,中心將持續推動該理念與計畫性生產,讓農民在種植前能預先知道訂單在哪裡,使其安心生產,幫助南台灣農村的永續發展。」過去單打獨鬥的農業生產模式只會導致產業衰微,透過本計畫所提倡的透明化循環產業生態系的運作,農友會知道生產、加工、營銷等產業鏈上的資訊與運作,跟有共同理念的其他農友共同合作,可以一起議價,甚至成立協會,追求產業共好。「我們最終目標是幫助農友建立一個創新農業平台生態系與營運模式,透過科技賦能、資源共享與價值共創,實踐『農村創新、公益轉型』理念以促使農村永續發展。」


中心與六龜區參與計畫農友合影

:: top ::

# 母雞帶小雞 百年社區綻放新活力:都發中心壽山居民培力計畫3年成果豐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都會發展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簡稱都發中心)於102至104年間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積極推動周邊社區的培力工作,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所長暨時任中心主任郭瑞坤老師,除了於校園開設都市營造與空間規劃、遊憩規劃、城鄉發展與環境變遷等課程,更是不遺餘力投身實務場域,以與壽山公園合作的系列計畫為例,郭教授期許中山大學可以成為居民與壽山國家公園的溝通橋樑,共同推動區域發展,進一步讓社區居民參與保護國家自然公園而守護家園。

郭教授表示,壽山公園是臺灣第一座由地方催生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近年來嘗試建立「居民共同守護」平台,藉由在地人力資源培育機制與過程,逐步提升居民參與管理的層次與價值理念。都發中心於102 年度辦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共同守護學習暨駐地輔導計畫案」,103 年度辦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社區夥伴培力暨駐地輔導計畫案」,後在104 年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社區夥伴培力暨成果手冊編制案」結案後,與在地社區居民共同展現累積成果,可以算是在壽山國家公園相關計畫的一項重要里程碑。


左起公事所郭瑞坤所長、壽管處李秋芳主任、哨船頭楊宗正里長於記者會展示社區伴手禮

實務重於講授 40小時勘查、踩線擬出特色遊程

104年度參與社區夥伴培力計畫的組織有鼓山區哨船頭社區發展協會、桃源里、自強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左營區高屏社區發展協會與新崇實社區發展協會,都發中心先以問卷調查社區的發展需求,得到以「推動社區生態旅遊」為工作坊課程重點的結果,相較於前兩年度,減少單純的講授課程、增加個別實務指導與操作,落實社區培力「做中學、學中做」精神,設計了20 小時講授課程、12 小時社區遊程實作和8 小時的社區觀摩工作坊,期望社區夥伴以規劃出3小時在地旅程為目標,相互切磋、交流意見、吸收專業技能、共同成長。此年度工作坊共計有442人次參與。


104年社區夥伴培力課程


104年計畫團隊至左營區舊城文化協會進行訪視

工作坊前半段課程從讓居民了解壽山國家公園的發展走向、相關社區遊程個案分享,激發社區對於各自旅程的設計藍圖,接著由計畫聘僱的輔導顧問進入社區一對一討論,幫助社區研擬具體特色遊程。後半段的則採實作路線,社區必須落實旅行規劃,學習如何接待遊客、進行導覽、安排流程與掌握遊程節奏等,參與計畫的社區彼此踩線、觀摩,最後由輔導顧問評分及全體參與學員投票,決選出本年度示範點社區,在進一步進行深度資源調查工作後,將社區特色集結成成果手冊。


社區觀摩-桃源里


社區觀摩-新化礁坑


社區觀摩-舊城

以104年度選出的示範社區「哨船頭社區發展協會」為例,他們規劃出「輕輕WALK WALK哨船頭」方案,從白色情人橋眺望海港城,途經西子灣沿岸接受古炮迎賓禮,再到140多年的第三級古蹟「雄鎮北門」以及在英國領事館官邸回顧歷史,中途在榕樹下品嘗古早味綠豆冰後繼續展開洋行遺址、台灣第一間土地公面-開台福德宮的巡禮等,除了景點探訪,行程更加入進水旗幟製作和下水儀式體驗,增加行程趣味。在獲選示範社區後的深度調查中,更發現了日據時代軍備密道可做為未來景點規畫的一環!


哨船頭社區鳴砲迎賓儀式


在哨船頭社區的深度調查中,更發現了日據時代軍事碉堡


成果手冊展示

計畫落幕居民自主運作 成立文化協會繼續推動觀光

郭瑞坤教授表示,即使計畫已經告一段落,至今他仍擔任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經營管理諮詢會的委員,繼續提供專業意見,而曾參與計畫的柴山、哨船頭居民和西子灣沙灘會館後來也聯合成立「高雄市柴山西子灣觀光文化協會」,繼續推動在地導覽活動。老師回憶整個計畫執行過程,他看到對於社區居民的改變,例如部分社區居民原本對政府單位既有的種種限制而反感,但透過多年的培訓、合作,彼此有機會近一步了解對方立場,也漸漸放下心防開始合作,「作為中間角色,中心也感到欣慰。」


104年社區夥伴培力課程2


104年計畫團隊至自強社區發展協會進行訪視

論壽山社區的後續培力計畫,郭老師則說一來要看政府單位的規劃;二來若是回到與學校合作。目前中山大學在執行的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補助計畫(USR)」中,也有校內其他單位與高雄市柴山西子灣觀光文化協會合作的子計畫。「若社區有需求,我們也不排出將之納入計畫其他合作方式!」郭老師也針對社區現行的模式,建議若活動推展得更有成效,未來還可以開發其他路線,例如留有日據時代儲油槽、山洞的半屏山也會是潛力景點!


中山大學公事所郭瑞坤所長

 

:: top ::

# 【公事所】「企業社會責任」整合學程

學程宗旨

現今置身經濟全球化下的企業公司,除在傳統經營管理中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股東利益負責同時,也逐漸開始重視履行道德意識上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而CSR也成為公司經營績效的重要評估指標,除貢獻經濟發展之外,對內致力改善員工家庭生活品質,對外亦積極經營地方社區關係或保護環境發展議題,試圖在社會、環境及利害關係人之間取得平衡,期望能夠回饋當地社區發展、創新社會行銷、促進地方文化教育或落實環境永續發展等,透過實踐CSR以求企業永續發展。

因應CSR探討議題與公共事務管理極其相關,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開設「企業社會責任」整合學程,囊括企業公司經營CSR時需具備的知能與技能課程,藉由專業師資講授、實作、參訪學習或邀請各領域專家進行講座交流,多元的學習方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增加實務經驗,提前為未來進入就業職場準備。除了核心課程(應選9學分),也因應各產業關注CSR議題的差異性及公共性,與跨系所進行學程合作,以培育符合企業多元發展所需的全方位人才為主要目的,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

學程特色

一、 核心課程-基礎紮根,建構觀念
以建立基本CSR理念出發,認識公共事務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管理,並透過實務演練,學習相關報告撰寫及媒體公關行銷之技巧,兼具理論與實務並存課程宗旨,基礎強化學生個人能力。

二、選修課程-多元學習,拓展視野
各產業CSR關注的議題相當廣泛,需考慮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及生涯規劃,本所亦透過跨系所的課程整合,規劃各式環境經營、社會參與或公司治理等潛能探索課程,開拓學生多元經營管理視野。

:: top ::

* 環境永續

# 【公事所】「永續管理」微學程

學程目的
  1. 增進學生對企業永續管理的認識,以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運作經驗。
  2. 培養能協助企業及機關組織進行永續管理,並撰寫社會責任報告書之永續經理人。
  3. 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學程特色

本學程重點在讓學生瞭解「永續」(sustainability,即兼顧經濟、環保及社會的發展) 對現代企業的意義,尤其是永續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並培養學生從事永續管理工作的技能。特色是結合本校管理學院、理工及海洋學院,以及資深業師,為學生提供管理學、基礎環境科學的知識及實務訓練(例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寫作),成為許多企業所渴求的永續管理人才。選修課程多數來自通識課程,並有多個系所開設,方便學生選讀。

其中一門實務課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寫作」,現由領導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王聖源顧問師共同授課。該門課期末考試達 70分者可申請加發該顧問公司的「CSR 實作訓練班合格證書」,作為應徵特定職務時的訓練證明,有利學生就業。

:: top ::

若有任何與本刊內容相關的意見,歡迎給予我們回饋,信箱:media@cm.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