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院週報(如果你無法觀看此電子報,請點選連結觀看網頁版本)
發行人:陳世哲院長  出刊日期:2018-09-06
治理與道德規範
* 管院申訴機制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 管院內部利害關係人
* 【教職員工】結構組成
* 【教職員工】校方福利資源
* 【教職員工】院方福利資源
社會參與
* 大學社會責任論壇 國際學者交流USR之實踐
* 影響政策不難 改變民眾認知才是公共倡議的終極目標
* 偏鄉關懷收穫多 VR看出新世界

* 治理與道德規範

# 管院申訴機制

為建立友善及安全的職場環境,本校依勞動相關法令(如性別平等法)訂定辦法、設置委員會、建立適當程序,以保障學生及教職員工之合法權益,並依相關法規建置有關措施及各種溝通、申訴管道。管理學院之師生及員工,皆可透過中山大學的管道及機制提出申訴。

性騷擾申訴機制

為提供免遭性騷擾之工作環境,本校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準則訂定「國立中山大學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明文規定預防方式、糾正、懲戒及處理措施,並設置「性騷擾防治及申訴委員會」。教職員工若於職場上遭遇性騷擾,可撥專用電話或寫電子郵件至專用信箱,向該委員會投訴。若當事人之一方為本校學生時,可透過專用電話投訴,或填寫調查申請書交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及處理。

學生申訴機制

本校依「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及運作辦法」設有「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含一定比例的學生代表。學生或學生自治組織對於學校之懲處、措施、決議有異議時,得向該委員會提出申訴。若學生不服申訴結果,可依法提起訴訟(例如:民事訴訟、一般給付訴訟等)。

溝通管道

除了透過學校的管道外,管院學生亦可向系所辦公室及系所主管反映意見。各系所亦於每學期舉行座談會,讓學生與系所教師針對課程及系所事務進行溝通。此外,各系所亦於每學期安排導生聚,讓系上教師得以定期與學生溝通與交流,聆聽學生的需求及建議。

教職員工申訴管道

當教師認為學校對其個人措施有違法或不當,損害其權益時,得向「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訴訟。若在執行職務時,於勞動場所遭受不法侵害,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損傷時,教職員工(含勞雇型兼任助理)得向人事室提出申訴。

*教職員工性騷擾防治:http://ope.nsysu.edu.tw/files/13-1017-101842.php?Lang=zh-tw
*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http://gender.nsysu.edu.tw/bin/home.php
*學生申訴評議專區:http://osa.nsysu.edu.tw/files/11-1010-6841.php?Lang=zh-tw

:: top ::

* 利害關係人之關懷、發展與溝通

# 管院利害關係人

管理學院的學生、教師和行政職員是最直接受到本院組織運作與績效影響的內部利害關係人,而外部關係人則包含家長、本院校友(及其服務或經營之企業與機構)、本校他院系所教職員生、附近社區乃至社會。

:: top ::

* 內部利害關係人

# 管院內部利害關係人

本院現有學生2532人(其中188人為外籍生),教師90人,職員108人(含約聘65人)。本章節針對學生、教師和職員等本院內部利害關係人,報告我們如何與之溝通並落實對他們的責任。

:: top ::

# 【教職員工】結構組成

師資結構:
目前管院共有90位教師,其中82位專任 (37位教授、22位副教授、23位助理教授)以及8位約聘教師。本院教師100% 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有82% 屬海外學位。外籍師資包含英國、荷蘭、韓國、法國、希臘及奧地利,共7位。

行政團隊:
本院學術單位之行政人員可分為系所及學程之行政助理以及研究助理,目前共計59位;非學術單位之院行政支援人力目前共11位。

:: top ::

# 【教職員工】校方福利資源

• 「年度免費體檢」:統一規劃提供編制內及編制外教職員、研究助理年度免費體檢以確保員工身心健康。

• 「職能研習課程」:各單位不定期規劃各類研習課程予全校教職員工參加,主題包含公文系統操作、資訊安全、兩性平等、廉政倫理、環境教育等。此不僅提升工作技能,更充實教職員工各領域之專業知識。

• 「年終獎金」:每年固定提供年終獎金1.5個月,以及員工生日禮券一千元整。

• 「公務活動下午茶」:為了建立溫馨關懷的工作環境及互動良好之組織文化,並促使同仁聚集交流,藉此凝聚彼此情誼,本校特別辦理「國立中山大學教職員工下午茶CoTeaTime活動」。凡服務於本校之專任教職員工、專任助理、退休人員、教師眷屬、外包勤務員皆可於活動時間內至指定商家免費享用下午茶點及飲品乙份。

• 「體育賽事」:每年輪流舉辦「菜鳥盃」羽球及桌球賽事,凡校內編制內同仁、約聘僱人員、專任助理、兼任教師、退休人員及其眷屬皆可參加。此舉旨在讓全校教師、同仁能適時放鬆、增進個人健康,並聯誼交流。

• 「急難救助」:本校為協助遭遇急難或重大變故之教職員工(含約聘僱人員),特訂定急難救助實施要點,凡本校教職員工發生傷病等或生活突遭重大變故而急需救助者,皆可填送申請表經單位主管核章後送人事室辦理。

• 「員工協助方案(EAP)工作計畫」:此方案結合校內現有行政措施及資源,藉由多樣化的協助性措施,建構溫馨關懷的健康職場,增強同仁對學校認同感及向心力,進而提升工作績效與競爭力。辦理項目及內容如下表:
辦理項目 辦理內容
工作面協助
  1. 辦理新進員工訓練,協助到職工作適應。
  2. 積極薦送同仁參加專業職能研習活動,加強在職培訓。
  3. 提供工作權益相關問題諮詢服務及申訴管道。
生活面協助
  1. 優先辦理保險理財規劃系列講座。
  2. 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管道。
  3. 配合辦理其他相關需求活動。
健康面協助
  1. 心理健康諮詢及輔導。
  2. 運動保健與醫療諮詢。
  3. 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
  4. 運動課程或健康相關講座。

:: top ::

# 【教職員工】院方福利資源

生活面

  • 為促使管院傳習教師及新進教師情誼,管院辦理許多相關活動。例如:「新進教師落地生根計畫」乃藉由資深教師之經驗傳承,讓新進教師能更快熟悉管院、熟悉中山及熟悉高雄的生活。此外,管院亦於去年辦理「教師遊港趣」,讓老師攜家帶眷一起搭船出遊,增進情誼。
  • 愛心基金:由管院教師捐款籌設之愛心基金,除了提供學生急難救助外,於過去十年期間亦提供管院教師及行政人員急難或傷病救助或慰問金合計共六位,約新台幣十餘萬元。

獎補助面

  • 為鼓勵本院專任教師積極從事研究、教學及服務,特訂定「逸仙講座」、「逸仙青年學者」、「逸仙榮譽講座」、「逸仙傑出學者獎」、「逸仙新進管理學者獎」、「逸仙管理學術獎」、「管院教學績優獎」、及「管院優良導師獎」等獎勵方案,以鼓勵本院老師進行研究及提升教學品質。

進修研習面

  • 在職進修研習:本院管理學術中心經常邀請國內外於管理學術領域傑出的學者來校與院內師生面對面的進行座談,並不定期主辦或協辦學術研討會,以增進國內學術交流之風氣及提升教職員工之相關工作能力。例如:辦理科技部計畫撰寫與申請說明會,使新進教師了解科技部獎勵補助業務;舉辦統計分析工作坊及提供統計諮詢服務,以輔佐教師於學術研究及教學上之應用。此外,管院亦不定期請本院教師就其專業辦理相關主題研習活動,以提升教職員之相關能力。例如:請財管系教師講授理財投資規劃,以及請本院林新沛副院長講解消費與環境永續議題,以提升本院職員之環保意識。
  • 哈佛個案研習營:管院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及讓教師學習商管學院如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寫出適合教學的個案及如何整體發展出個案,自2006年起每年選派約二至五名各系所教師出國參加哈佛個案研習營,迄今已選送34名教師出國完成學習,此舉不僅充實及提升管院教師之個案教學能力,學生亦受惠良多。
  • AACSB及EFMD研習:因本院致力於推動國際評鑑等相關工作,自2003年加入AACSB會員以來近15年間,合計已派出76名教師及行政人員至海外參加由AACSB舉辦之各類主題研討會。另自2015年加入EFMD(歐洲的商管教育認證機構)會員至今,已派出10名教師及行政人員出國參加EFMD舉辦之研習活動,期望藉此提升教師及相關行政人員關於國際評鑑之相關知識,進而協助管院於國際認證之業務。

:: top ::

* 社會參與

# 大學社會責任論壇 國際學者交流USR之實踐

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主辦「大學社會責任論壇」4日於國研大樓華立廳舉辦。首先,該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公共管理學者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Dr. Barry Bozeman以「大學公共參與和社會影響的衡量」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第二項議程是由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Dr. Monica Gaughan進行國際對話,交流台美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歷程。第三項議程係以「大學如何實踐社會責任?」為討論主題的圓桌論壇,由高雄醫學大學劉景寬校長主持,並由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屏東大學林曉雯副校長、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蔡敦浩主任、公事所郭瑞坤所長擔任與談人。

Dr. Bozeman的專題演講主要探討如何鼓勵大學教師從事社會參與(social engagement)。他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為例,該校素以高度社會參與及多元包含的學校為名。透過報告該校一份針對教師社會參與經驗的問卷調查結果,Dr. Bozeman提出幾項建議。他認為,要有效落實社會責任,不能僅靠學校由上而下的要求,必須教師真心投入才能成功。而各大學在推動社會責任往往期待教師積極參與,他也建議要有相對應的配套機制,例如依據不同教師的專長與著力點,訂定不同的「時間分配契約」(time allocation contracts),意即可以彈性調整教師在各項任務要求(教學、研究、服務及社會參與)的評比比重,制定具彈性的教師評鑑標準。此外還有如大學對於各領域學院系所要有不同的社會參與要求(decentralized standards)、設計線上表格使教師回報社會參與相關績效更加容易…等,都能提升教職員積極參與落實社會責任的動力。

在國際對話部分,國內大學社會責任政策主要規劃者之一的林從一副校長表示大學落實社會責任應該要結合學校特色、地方需求和產業發展,「彼此堆砌各所大學適合從哪些社會問題著手,而非直接將學校分類去執行計畫。」這也呼應了Dr. Bozeman一再強調的沒有適用全體的單一法則(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除了Dr. Bozeman所提及的教師評鑑的標準調整,林從一也認為大學社會責任應該融入學校的治理架構中,在課程、體制等面向相應調整,他更建議大學積極參與國際USR社群,形成良好的夥伴關係,在頻繁的國際對話中產生持續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智慧與創新力。另外,Dr. Gaughan亦從自身在美國授課的經驗談起,強調學校、教師、學生及社區等多方行動者在實踐社會參與中的重要性。

在圓桌論壇的部分係由與會的各校大學社會責任主事者分享各校的辦理心得。其中,公事所郭瑞坤所長提到,台灣的大學社會責任仍以計畫執行為導向,一旦沒了政府經費,計畫就難以持續執行,時間、經費上的限制常導致計畫的目標是執行者想要的,而非社區真正需要的資源。此外,真實世界的問題是需要跨領域的資源來解決,除了擁有專業知識的教師,「學生的參與非常重要,但也會面臨好不容易培訓起來就要畢業了的困境…」大學是否設立專責單位負責執行、如何改善專業人力的斷層等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也希望未來藉由如本論壇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機會場合,集思廣益更多好的解決方法能使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路更加明朗化。

中山管院公共事務研究所相當著重走出教室、深入社區、落實大學之社會責任,並於2018年加入中山大學「高雄舊港新灣社區的創新、創業與創生」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致力於扮演「合作式培力與推廣服務」(cooperative empowerment and extension service)之角色,透過課程和課程外活動主動與地方政府、NGO及在地社區合作互動。歷年活動成果豐碩,例如舉辦多場社區營隊、培力工作坊、公共事務論壇及提案競賽等,同時讓青年學子實際走入燕巢、大樹、哈瑪星、旗山等社區互動,運用所學解決當地真正關心的議題,以期落實公共事務在地實踐的終極目標。

照片由公事所提供


左起中山大學公事所助理教授蔡錦昌、吳偉寧、教授郭瑞坤、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蔡敦浩、教務長陸曉筠、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Barry Bozeman夫婦、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及屏東大學副校長林曉雯。


論壇主辦人公事所郭瑞坤所長


美國亞歷桑納州立大學科技政策與公共管理教授Barry Bozeman


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


ASU人的Monica Gaughan副教授


公事所蔡錦昌助理教授擔任翻譯,蔡老師為Dr. Bozeman指導學生


現場聽眾對於學者演講反應熱烈


「大學如何實踐社會責任?」圓桌會議

:: top ::

# 影響政策不難 改變民眾認知才是公共倡議的終極目標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是臺灣第一所公共事務管理領域的研究所,其強調跨域整合如環境管理、都會發展、社區營造、地區發展、公民社會及第三部門管理等,培育學生成為多元社會下政府、企業與地方發展所需的公共事務管理人才。其中,所上彭渰雯老師涉略領域涵蓋性別研究、公民參與、後實證政策分析與審議、民主治理等,她的教學結合實務,曾帶領學生開設「哈瑪星社區願景工作坊」,後與社區團體結成「哈瑪星願景聯盟」,並規劃執行過「哈瑪星交通問題公聽會」、「822白風箏行動」、「哈瑪星鐵道園區發展願景論壇」等與哈瑪星社區迫切相關的活動,間接促成了「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選在哈瑪星舉辦。


中山公事所彭渰雯老師

二天工作坊到成立聯盟 帶領哈瑪星向遊覽車說NO!
回到2015年,彭渰雯說「哈瑪星社區願景工作坊」是由碩一「公共管理」課堂延伸,在服務科學學會的經費補助下,讓學生有資源實際執行一次審議式民主的公共討論。從鼓勵居民報名參與、篩選參與者(不同背景的利害關係人)、蒐集地方資料和政策、訪談地方意見領袖到製作議題手冊等,兩天的工作坊中,學生學習了引導參與者進行討論,產出與會者共識下的社區共同願景,最後擬出多項行動方案以達到前述願景。


2015年哈瑪星願景工作坊


2015年1月哈瑪星願景工作坊參與人員合影

工作坊討論出的第一項行動共識就是遊覽車禁止進入哈瑪星。由於哈瑪星位於陸客參訪西子灣的必經之路,當時每日平均250輛遊覽車進入社區,造成道路阻塞、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及行人安全的情況,加上中山大學開始限制遊覽車進入校園數量,讓遊覽車蔓延社區內臨停的亂象更為凸顯。因此彭渰雯和社區團體及部分中山大學師生緊急發起阻街抗議行動,獲得市府官員的重視和媒體大幅報導,迫使當局加速公告限制每日遊覽車數量至45輛並須事先申請,待附近的巴士轉運中心建置完成後,更是全面禁止了遊覽車進入哈瑪星社區。


2015年4月29日聯盟帶領民眾進行反對遊覽車進入社區阻街快閃,彭渰雯老師(中)為聯盟發言人


2015年3月17日哈瑪星交通問題公聽會

「這是哈瑪星願景工作坊的一點具體成就」彭渰雯謙虛的說,然而這場活動的效益沒有就此結束,成果發表會讓當地許多團體非常感動,更積極聯合成立了「哈瑪星願景聯盟」,延續審議式民主活動帶來的社區網絡與互動,更邀請彭老師擔任聯盟發言人,以其知識與號召力與聯盟一起為社區公眾議題發聲。

堅定保護文史資產 聯盟成功KEEP百年鐵道
「822白風箏行動」則與哈瑪星地區內的舊鐵道有關,從前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的「高雄港站」建立於1908年,因經濟重心轉移、交通設施規畫等原因於2008年停用、2013年改成綠地開放的鐵道文化園區,也漸漸成為社區居民休憩中心。然而經濟部和台鐵自2011至2015年陸續為園區招商,想將此區開發為商業及住宅區。為保存這個從日治時期建立的文化資產和綠地空間,哈瑪星願景聯盟發起白風箏運動,提出「拒賣文史資產,鐵道全區保留」的訴求,人手一只白風箏,排列出「KEEP」字樣,呼籲保留史蹟的重要性,活動引起極大迴響,更獲得高雄市政府支持,保留了鐵道園區至今的樣貌。

「哈瑪星鐵道園區發展願景論壇」則為後續針對鐵道園區發展方向而辦理的活動,廣邀市政府、文史團體、社區團體和鐵道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園區在指定為「文化景觀」後的規劃構想。


822白風箏行動俯瞰照


2015年9月19日哈瑪星鐵道園區發展願景論壇

失敗中學習 深入社區、贏得信任是最重要基礎
此外,哈瑪星願景工作坊中提出的行動方案之一:「規劃行人徒步區」的執行,也間接促成哈瑪星社區被選定為「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示範區。高雄市政府當時接下了第三屆生態交通全球盛典的主辦權,要選定一個社區規劃一個月的無(排碳)車日,推廣共享、減碳的交通方式,曾諮詢願景聯盟。當時聯盟認為為了改善交通混亂、促進社區永續發展,大家應當會歡迎。但後來交通局來到社區舉辦說明會,才發現多數居民不希望配合慶典改變生活方式,甚至阻擋活動籌辦,過程中雙方協調並不順利,聯盟也受到黑函攻擊。「後來政府只好『順應民意』放寬居民的車可以進出社區,往後我們就選擇不批評也不支持的態度…」彭老師講得簡潔,言談中感受得到些許無力。


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照片截至官方臉書)


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彩繪馬路(照片截至官方臉書)

彭渰雯也提到,最近重建完工的鼓山國小,也是夾在校方、家長意見和文史團體之間的爭議案例。該校是高雄第一所日本小學校,有其歷史地標意義,原本兩層樓的日式校舍與後方武德殿、壽山呼應,更是層次鮮明的空間地景。1970年代末因颱風摧毀改建為西式四層樓建築。2015年國小重啟改建工程,許多文史工作者希望藉此機會恢復到原本的尺度紋理,也提出少子化的現代無須建到四層樓。然而校方則以保障學生受教權、增設各式專用教室為由,在家長的連署支持力挺下,堅持建造成2018年完工的四樓校舍。


鼓山國小日據時代原貌(上圖)與現貌(下圖)照片(照片截於網路)

「接連的挫折讓人心灰意冷,但也是反省學習的機會。」面對捍衛行動的失敗,彭渰雯說聯盟也回過頭思考,檢討從事公共倡議與改革,應該最先要建立與居民間的信任感,面對衝突要再放低姿態、嘗試更多溝通,這些都是之前沒有做到的。老師也說,地方團體期待知識份子的加入行使論述權,進而影響上層政策,「但改革若沒有從基層生活、文化、民眾認知等方面去影響,最後都可能變成阻力;深入社區蹲點、互相學習彼此影響,才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夫。」

以學術身分從事社會運動 強化論述影響力
婦女運動出身、參與過無數公共倡議活動,彭渰雯坦言確實對學術發展的速度有些影響,「不過當初想要任教職,就不完全是為了學術成就,是為了提升對社會議題的分析深度和影響力,更希望能培育熱衷社會參與的下一代。」老師也說,自己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就讀時的老師夏鑄九、畢恆達等教授就是她的角色典範,學術的身分讓她可以有更多彈性時間從事社會運動,也能持續進修知識,強化自己論述的力量。


彭老師研究室貼滿了公共議題活動海報

談到她的學生,彭渰雯表示,中山公事所以結合公共事務與管理為特色,強化學生對社會與公共事務之關注及參與力,培育對於公共議題具有知覺、分析、策略連結與行動能力的跨領域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後部分走入民間團體,但仍以進入企業服務為多數。現今企業提倡社會責任,強調企業對社會的回饋,如保障勞工權益和環境永續等,「我希望我們的學生進入企業後可以不只是配合上意撰寫CSR報告書,而有機會真正促發內部改革,做社會運動的內應。」

彭老師目前身兼高雄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和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近來正積極推動辦理「全國女性里長人才培訓班」,希望讓社區內熱心服務的女性也勇於爭取發言權和領導權,「有責有權,發揮更大影響力」。課程在五個縣市開班,將教導有心參選的女性如何準備選戰,並邀請許多民間團體幹部來與里長討論在社區層次可以做些什麼。這系列課程目前已吸引超過150位有心參選的女性報名,未來可以激盪出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拭目以待。


鼓山國小日據時代原貌(上圖)與現貌(下圖)照片(照片截於網路)

:: top ::

# 偏鄉關懷收穫多 VR看出新世界

讓學生們體驗至偏鄉小學短期服務,一直以來都是中山資管系開設「資訊與社會」碩士班課程的重頭戲之一,課程期望修課學生能進入與自身既有生活截然不同的「空間」,看他們如何發覺這個空間並與其中的人互動;此外,授課教師郭峰淵也引述《見樹又見林》的作者亞倫‧強森所言「社會學為我們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也給了我們一面鏡子,反映出在與世界的關係中,我們是誰。」,鼓勵學生用社會學的角度,思考如何運用自己的資訊科技專業來發現並解決問題,進而拓展新的關係與資源。

「資訊與社會」往往吸引碩士班與大學部的同學選修,除了課堂講授,他們更須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社會服務學習,以分組方式依志願分配到偏鄉學校教授三堂課程,106學年上學期所服務單位分別為高雄市梓官區蚵寮小學、茂林區茂林國小及桃源區桃源國小,第一堂課程老師鼓勵團隊導入一套既有的太陽系科學教材,以遊戲式學習將資訊科技融入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Self-Organ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SOLE) -即運用虛擬實境的簡易頭戴裝置Google Cardboard,讓學生在遊戲中經由團隊合作自主學習太陽系相關知識,藉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至於其餘兩次課程,則由各組同學依據前次經驗改良或延伸,學期間也會進行期中與期末觀察報告,有利於組員間、各組間和老師交流想法或商討改進方式。


Google Cardboard體驗教學

桃源國小團隊由於因學校偏遠,修課學生往往須住上一晚,但反而能使組員充分深入觀察學童的日常生活與人際相處細節。一開始實施太陽系教材時,該組員們發現將VR科技融入教學對孩童有著很大吸引力,且結合大富翁形式的遊戲學習,更能夠觀察孩子是如何自發性學習並團隊互助,也容易發現孩子學習上個別的問題。而在與孩子們閒聊過程中也發現,因為地處偏遠,大多數的孩童很少去到家鄉以外的地方,有的只是對常見地名的想像與拼湊,因此該組在另兩次的服務規劃便延用大富翁遊戲模式,將學習主題改為地理知識,設計了「台灣旅行趣」、「紙筆遊台灣」等課程,除了指導他們如何運用Google Earth雲遊各地,更把教學場域拉到戶外,學童們都玩得十分開心。


以VR科技與大富翁遊戲融入太陽系教學的同儕合作


桃源國小學童於戶外教學場域熱烈討論實景


課餘時大哥哥大姊姊不忘與孩童們打球培養感情

茂林國小組是唯一全由資管系大學生所組成的團隊,雖然成員從未有正式教學設計的經驗,但由於年紀與孩子較貼近,似乎更能夠打進活潑好動的原住民小孩世界,互動融洽的氛圍反倒讓他們更能隨時視課程狀況或孩子的學習問題作機動調整:例如第一次課程中發現學童對文字的掌握有限,影響上網找資料的成效,於是他們讓孩子透過分組競賽搶答來炒熱氣氛;第二次上課時,組員原先準備的教材到了現場才發現孩童們不太懂也沒有網路信箱,只好即時更換主題,讓小孩透過線上資源體驗用程式編寫小遊戲、用向量繪圖做聖誕卡片,甚至玩桌遊等提供了更多元的學習資源,孩子也收穫很多。該組學生在服務結束後,除了對如何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頗有心得之外,也同理的表示不應該視一些我們認為稀奇平常的事情為理所當然,也不應該用我們的刻板印象去想像他人。


學童體驗Google Cardboard玩得不亦樂乎


學童自己嘗試動手組裝VR Cardboard眼鏡

而前往蚵寮國小的成員中,有一位就是蚵寮人,因為希望回饋鄉里,便和老師提議主動接洽蚵寮國小提供服務。與其他組不同的是,這組在進行課程之前的前兩個小時先安排了陪伴小朋友寫功課、評量和導讀課文,也是由於這多出來的相處時間,讓小朋友們更快熟悉這群大哥哥、大姊姊,組員也藉由伴讀了解該國小學生的學業程度,「結果我們發現蚵寮國小學童相較於原住民小學的課業繁重得多,但學習方式仍屬保守,因此在進行Google Cardboard組裝與體驗VR新科技時,他們顯得格外興奮,連低年級的學生也躍躍欲試。」


學童十分投入動手組裝VR Cardboard眼鏡


學童踴躍參與有獎徵答

修課的同學在幾次服務體驗與分享交流後,深深感受每間學校由於地區資源的差異而有著不同的文化樣貌,身處在其中的個體也有各自的經驗框架,因此我們必須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其次,將有別於傳統教學的教學設計帶入新場域的過程中發現,其實新的科技在突破既往的學習模式上有著明顯的成效。此課程也不禁令大家反思起目前教育體制和方式上存在的問題以及新科技帶來的教學可能性,是否現在教育過於呆板與一致化,使得忘了該因材施教?是否我們的教育才是封閉的盒子,而偏鄉孩子的視野或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就是我們跳脫這個盒子的契機呢?

:: top ::

若有任何與本刊內容相關的意見,歡迎給予我們回饋,信箱:media@cm.nsysu.edu.tw